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优秀教案

时间:2024-07-25 17:18:00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优秀教案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优秀教案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优秀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优秀教案1

教学环节

设计意图

(一)复习导入

1.出示带有生字的词语,指名读、齐读。 野外 指南针 告诉 准确 忠实 诚实 慌乱 积雪 确实 积极 诉说 忠诚

2.背诵第一自然段。

(1)自己出声背。(2)指名背。(3)齐背。

3.说一说通过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学生发言)

(二)导读课文

1.默读课文,以小组为单位说一说天然的指南针怎么帮助人们辨别方向。

2.汇报讨论结果,全班交流。

相机分析:

(1)太阳帮助人们辨别方向。

思考:①这里说的天然指南针是什么?

②为什么说太阳是个“忠实的向导”?

出示图片,看“中午阳光树影图”。(中午,树影正指着北方。)指导朗读。

小结:晴天的中午,可利用太阳来辨别方向。

朗读训练:

①教师范读②学生轻声自读③指名朗读。

(2)利用北极星辨别方向。

思考:①这里说的天然指南针是什么?

②北极星为什么能准确地指示方向?人们把北极星比作什么?你能用什么办法找到北极星?怎样利用它辨别方向?

指导看“星象图”。指导朗读。

小结:在黑夜里可以利用北极星来辨别方向

朗读训练:

①教师范读②学生轻声自读③指名朗读。

(3)利用大树辨别方向。

思考:大树怎样给我们指示方向?它为什么能给我们指示方向?

相机理解“稠”、“稀”两个词。指导朗读。

小结:阴雨天,大树枝叶的稠密可以指示方向。

朗读训练:

①教师范读②学生轻声自读③指名朗读。

(4)积雪指示方向。

①这里说的天然指南针是什么?

②积雪怎么会为我们指示方向?为什么?

(因为沟渠的积雪朝南的阳光足,而且日照时间长,雪化得快;相反,北边化得慢。)

结合看图理解。

小结:大雪天积雪融化的快与慢能指示方向。

朗读训练:

①教师范读②学生轻声自读③指名朗读。

3.总结2-5小节内容:以上四小节具体介绍了在野外迷失方向时如何辨认方向的几种方法。虽然没有指南针,我们也能分清东南西北,所以称太阳、北极星、大树、积雪为天然的指南针。

4.比较:

读读第一自然段和第六自然段,看它们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

思考:寻找天然的指南针靠什么?(学生发言)

小结:大自然有很多指南针,只要你细心观察,认真思考,就能发现。

加强学生熟记生字。

通过背诵,了解学生课下学习的情况。

提出问题来感悟课文,既有利于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又有利于学生自己在读中品味和体验,留给了学生读书、感悟的余地。

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加深学生的印象,使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

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加深学生对文章语言的`体验、感悟,达到背诵的目的。

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兴趣。

提出问题来感悟课文有利于学生自己在读中品味和体验。

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加深学生对文章语言的体验、感悟,达到背诵的目的。

通过比较,让学生体会,只要你细心观察,认真思考,就能发现很多天然的指南针。

(三)课堂练习

1.说说课文里讲了哪些辨别方向的方法?你还知道大自然有哪些天然的指南针吗?

(让学生思考,小组讨论,全班交流。课文中讲的四种方法,可让学生复述)

2.抄写第六自然段。

3.背诵第六自然段。

(四)总结

大自然中有许多天然的指南针,人们是怎样发现的呢?是靠细细观察,多多去想。只要我们对周围的事物细心观察,认真思考,就会发现规律并充分利用这些规律。

培养学生平时观察的习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丰富语言积累,发展语感。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优秀教案2

【学习目标】

1、会认“针”等4个生字,会写“忠”等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大自然的奥秘和情趣。

3、掌握一些辨别方向的方法,留心周围事物、发现科学知识的意识。

【课前准备】

1、指南针。

2、课件:天然的指南针。

3、生字词卡片。

4、了解辨别方向的其他方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故事导入,揭示课题

1、故事导人。(故事主要内容是去野外游玩,不小心与同学们走散,迷了路)

2、设疑:这时该怎么办?(请学生想各种可能)

3、揭示课题,老师板书。

二、初读课文,随机识字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检查自学,随机识字:

先让学生了解诗歌特殊的分节方式再指名分节读,在读中正音。本课的四个生字都是翘舌音,要指导学生读准字音。

3、再读课文,思考课文里介绍了几种辨别方向的方法,用笔做上记号。

4、出示指南针,简单介绍它的作用。

5、讨论交流:课文中讲的“天然的指南针”指的是什么?(太阳、北极星、大树、积雪)

三、细读课文,自主学习

1、在2~5节中选择自己喜欢的一节进行研究。(四人小组学习)

读一读,想一想,说一说,问一问。

2、小组派代表在全班交流。

结合学生的回答,理解“忠实”“向导”“稠”“稀”“分辨”等字词。

并用课件演示文中四种辨别方向的`方法。同时了解能辨别方向的原因。

3、指导朗读。

四、总结课文,指导书写

1、齐读课文。

2、巩固生字:(做从生字卡片中找字的游戏)

⑴ 我有一颗中国心。(忠)

⑵ 左右结构的字。(稠、针)

⑶ 找找上下结构的字。(忠、盏)

⑷口头填空:一( )灯。

3、指导书写:

⑴ 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如第一行的三个字是上下结构,三个字都是上窄下宽;第二、三行 ……此处隐藏5905个字……节。

1、小小旅行家们,天下雨了,请注意行走安全。我们要往北走,可哪边是北呢?太阳和北极星又不能来帮忙,怎么办呢?

2、自由读文,看图说说。谁知道为什么树叶稠的一面是南边,树叶稀的一面是北边?

请学生扮演树公公(戴头饰)来回答。

3、有感情朗读课文。

五、小结。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优秀教案9

一、创设情境,诗歌导入

1、谈话导入,出发野游。

同学们古诗背得真有劲,接下来让我们跟着一首小诗去野外郊游,好吗?

出示诗歌《到绿色的原野去》

自己先读一读。

到绿色的原野去(节选)

到春天绿色的原野去

在树林旁和小鸟一起唱歌

在小湖里和青蛙一起游泳

在草地上和蚱蜢一起蹦跳

在花丛中和蝴蝶一起飞舞

谁来为我们表演读一下?(你把我们都带到了绿色的原野上了。不要紧张,让我们放松地去野外郊游。)来,一起去原野上吧!

学生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设计意图]在课开始时导入与大自然相关的诗歌,不仅能够增加学生对儿童诗的积累,加强他们对诗歌的感受力,而且也能激发孩子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感情,让学生融入情境中产生亲身体验的欲望。

2、我们要去野游了,可是有些词语宝宝挡在路上,想考考我们,全部听写出才算闯关成功,你们行吗?

出示词语,先努力记一记。好,拿起笔,注意听。校对一下,全对的举手。掌声祝贺大家过关了。

现在我们可以出发去野游了,这可真令人兴奋啊!我们带了好多好吃的.,好喝的出发了。可是我们忘带了一样东西,你猜猜是什么?

出示谜语:身体圆又圆,像钟不是钟,出门随身带,迷路不发愁。

自己读一读,请你来读一读。猜到了吗?

指名读,猜一猜。自由读记。

3、它有什么作用?出示图,(对了,指南针就是用来指示方向的。指南针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最早的指南针叫司南。)介绍指南针的历史,认识了解指南针。

4、虽然这次我们去野外郊游,没有带指南针,但学完20课,我们不用担心迷路。出示课题。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读读课文,回忆一下这首诗告诉了我们几种天然的指南针。

指名交流,板书:(板书)太阳、北斗星、大树、积雪

二、情境学文,感受诗意

1、学习建议:

(1)、自由读课文2~5小节,用波浪线画出这些天然指南针是怎样帮我们辨别方向的。

(2)在小组内交流你所喜欢的天然指南针。

自读课文2—5节,四人小组互相交流,分工汇报。

2.我们来听听大家喜欢的天然指南针。汇报

汇报时,请先说明你喜欢的天然指南针是谁,读一读文中相关的段落。

三、拓展深化,创作诗歌

1、同学们,课文的最后一小节暗示我们大自然中有许许多多的指南针。

要找到这些天然的指南针需要我们——细细观察,多多去想。

2、除了书中提到的,你还知道哪些?出示

3、仿照课文形式说话。

(1)出示老师的仿写诗歌: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可千万别慌张。

年轮是个容易辨认的指南针,

它会在树林里给你指点方向:

宽的地方是南边,

窄的地方是北边。

(2)出示:图片和留空的文字,先说给同桌听一听,可以用上老师给你的文字,能干的小朋友可以用自己更好的语言。

[设计意图]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的本领,而在于是否能激励、唤醒、鼓舞学生。”让学生读懂科学道理的基础上,由课内延伸到课外,把教学推向了一个更高的层次。用仿写的形式打开学生的思维,图片开阔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的想象,学生留在心灵的情趣。

(3)小组内互相交流、展示评价;班内展示、交流、评价。

[设计意图]展示学生作品,提供交流平台,相互学习、吸收,取长补短。

一节课中,每个人集体展示做不到,但是用小组交流展示的形式可以人人有机会在课堂上展示自己,有机会获得别人的认同和赞扬,在想象仿写中,他们对儿童诗歌的阅读与仿写有了丰富的情感体验,进而喜欢儿童诗。

四、诗韵悠长,丰富知识

1、课文朗诵(回顾课文)

2、创作朗诵(接着课文,孩子创作的诗歌串联朗诵)。

3、课外阅读诗歌《大自然的语言》和《十万个为什么》、《蓝猫淘气三千问》等书籍,了解大自然的奥秘。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优秀教案10

教学目标:

1、通过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语“忠实”“向导”;通过看图理解“稀”的意思;通过换词理解“永远”。

2、通过学习,积累“日出东方”“夕阳西下”“稠密”“稀少”等补充词语。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4、会说、会用文中介绍的几种常用识别方向的方法。

教学重点:理解词语的意思,懂得几种常用识别方向的方法。

教学难点:在创设的情境中,根据所学的知识识别方向。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比一比,再组词。迷()角()希()中()谜()确()稀()忠()

2.指名读第1节。

二、创设情境,学习第2小节。

1、今天,我们也来当一回小小旅行家,外出旅行好吗?现在请大家准备好,和老师一起背上旅行包。“准备,动身!”这么好的天,能外出旅行,你们有什么想法?(同学说)中午,我们来到郊外的.小山坡上,哪边是南哪边是北?怎么分辨呢?我们来听听太阳公公是怎么说的。(听录音)听后填空。

中午,太阳在()边,地上的影子正指着()边。

2、读课文。谁能说说太阳公公的生活作息规律呢?(协助归纳词语:日出东方夕阳西下)

3、指名读课文,说说文中把太阳比作了什么?(忠实的向导)什么叫向导?为什么说太阳是忠实的向导?从课文中,你知道什么?“忠实”?在生活中,谁是你的忠实朋友?你能用"忠实"说一说话吗?

4、指导有感情地读课文。

三、学习第3小节。

1、听了太阳公公的话,小小旅行家们往南前进。不知不觉,天已经黑下来了。这时候,繁星满天亮晶晶,真漂亮啊!哪边是南,那边是北呢?

2、自由读文后指名说。文中把北极星比作了什么?为什么说它是盏指路灯?“永远”你能换个词吗?(一直)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学习第4小节。

1、小小旅行家们,天下雨了,请注意行走平安。我们要往北走,可哪边是北呢?太阳和北极星又不能来帮助,怎么办呢?

2、自由读文,看图说说。谁知道为什么树叶稠的一面是南边,树叶稀的一面是北边?

请同学扮演树公公(戴头饰)来回答。

3、有感情朗读课文。

五、小结。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优秀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