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驼和羊教案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骆驼和羊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骆驼和羊教案1教材分析
《语文课程标准》把喜欢阅读放在低年级阅读阶段是目标的第一条。阅读教学就应把“让学生朗读课文并感受朗读的乐趣”作为起步阅读教学的第一个要求。教师利用各种手段把学生带入课文情境中来,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下,产生好奇心、求知欲,在跃跃欲试的状态下进入阅读,激发学生主动读书的兴趣。本文这是一篇富有哲理的童话故事,讲的是骆驼和羊都只看到自己的长处,用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比,谁也不服谁,因而争论不休,最后只好找老牛评理的故事。童话是通过一个浅显的故事来说明一个道理。这是第二课时。
学情分析
教学这类课文,我觉得学生本身就是有兴趣的,只要让学生多读,有感情的朗读,就会体会故事中所蕴含的哲理。让学生大胆的说,敞开去说,通过说来理解老牛的话,明白其中的道理是课文的重点;能说出骆驼和羊听了老牛的话会怎么想,这是关键。怎么说是课文的难点。
教学目标
1、知识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着重理解“茂盛”、“大模大样”、“评理”、“证明”等词语的意思。图文对照,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应全面看待自己和别人。
(2)、有感情地朗读并表演课文,通过课文,教育学生能正确看待别人的长处和自己的短处。培养学生养成以别人之长补自身之短的良好习惯。
(3)背诵课文最后一段。
2、能力训练目标:
(1)分角色有感情朗读并表演课文。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扩展思维,想象骆驼和羊听了老牛的话会怎样并写下来。
(3)继续提高观察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懂得应当全面看待自己和别人。只看到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是不对的。
教学重点和难点
理解老牛的话。
教学过程
骆驼和羊教案2一、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5个生字。
2.能正确读写要求学会的词语。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分角色表演课文内容。
4.了解课文内容,懂得应当全面地看待自己和别人。
二、教材说明:
这篇看图学文,讲的是骆驼和羊都只看到自己的长处,用自己的长处与别人的短处比,谁也不服谁,因而争论不休,最后找老牛评理的故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看问题要全面,要正确对待自己和正确对待别人,不能只看到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要懂得自己也是有短处的。
课文有三幅图画和四段文字。三幅图画分别与课文的二、三、四段文字相对应。
学习生字新词,使学生懂得要正确对待自己和正确对待别人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三、教学建议:
(一)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词语卡片,教学挂图或投影片,课文朗读录音磁带。
(二)识字、写字教学:
1笔蹲纸萄А
注意指导以下生字的音和形。
驼:本音是二声,在“骆驼”一词中读轻声。
俩:不要读成liǎnɡ。
盛:翘舌音,不要读成sènɡ。“盛”是多音字,在本课读shènɡ,不读chénɡ。
窄:翘舌音,不要读成zǎi。
模:多音字,在本课读mú,不读mó。
理:声母是“l”,不要读成nǐ。
要求认识的字,也要注意正音。
“骆、驼、俩、盛、窄、理”几个,可以用熟字或学过的部件加偏旁的方法识记字形。
其他几个生字,可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记字形的。这样,同学之间可以相互学习记字的方法。
2.写字教学。
进行写字指导时,要注意提示容易写错的字,如“茂、摇、窄”。还要注意辅导写字有困难的学生,注意纠正不正确的执笔姿势和写字姿势。
茂:下半部不要写成“戍”。
窄:上面是穴宝盖,不是宝盖。
摇:不要漏写第八笔“撇”。
模:右边的三个部件要写紧凑。
(三)词句教学:
本课“围墙”、“茂盛”、“大模大样”、“评理”等词语,要根据二年级孩子的特点用多种方法去理解。如“围墙”、“茂盛”可用图文对照理解。“大模大样”可用动作去体会。还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喜欢的其他方法去理解。
第四自然段中老牛的话是学习的重点:“你们俩都只看到自己的长处,看不到自己的短处,这是不对的。”要让学生联系上文的具体内容进行思考:
(1)骆驼和羊的长处各是什么?短处呢?
(2)为什么说他们只看到自己的长处,看不到自己的短处是不对的?让学生带着问题再读前文,并从中找到答案。
(四)朗读指导:
这是一篇富有寓意的童话故事。教师只要通过适当的点拨,学生就能在有趣的朗读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朗读建议如下:
“长得高好。”“不对,长得矮才好呢。”要读出十分肯定而略带傲慢的语气。
“我可以做一件事情,证明高比矮好。”这句要读出自信肯定的语气。
“我也可以做一件事情,证明矮比高好。”要读出不示弱的语气。
读骆驼吃到树叶的句子和骆驼说的话,要表现出轻松得意的样子。读羊吃不着树叶的句子,要表现出着急的心情。
老牛的话,要读得稳重,有力。
朗读时要恰当运用范读、录音,让学生模仿体会。也可以针对学生特点采用个别读、小组读、男女生分读、找几个小伙伴一块儿读、分角色表演读等形式反复练读。可以相机穿插学生评判,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
(五)练习提示:
课后第一题是看图读课文,再把课文内容演一演。目的是图文对照理解课文内容,在理解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看图读文在理解课文时进行,表演则应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进行。可以几个人自由组合表演,也可以利用课后开展课本剧的表演赛。
第三题抄写课文最后一段,要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进行。抄写时不但文字要抄写正确,标点也不能错。
第四题回答问题,可以有不同的答案。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或自己的想象来回答,只要答得合情合理就行。写话要求不能太高,要允许学生多说少写,练习的重点是语句通顺,意思连贯。
(六)扩展活动:
1.学完本课,让学生找找身边有没有像骆驼和羊这样的情况?如果有,举例说说。
2.开展讲故事或表演课本剧的比赛。
(七)课时安排:
教学本课可用2课时。
四、教学设计举例:
例(一 ……此处隐藏16402个字……的矮,它可以走进门去吃青草,骆驼长的高,进不去,所以也就吃不到青草。得出结论——长得矮好,长的高不好)
二、说说议议,从故事中理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
1.老师:到底长得高好,还是长的矮好?
(幼儿讨论、回答)
2.师:我们请老牛来评理。
(老牛的话: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用自己的长处来比别人的短处,这是不对的。)
三、玩玩做做,从操作中感受到每个人都有长处,要较全面的来看一个人。
1.请个子高矮不同的幼儿来跳摘水果。(高的容易摘到,矮的摘不到)
2.请个子高矮不同的幼儿来钻山洞。(矮的容易钻过,高的不易钻,容易碰壁)
四、想一想,鼓励幼儿要全面看每一个人,发现他的长处和短处。
1.请幼儿说一说自己的长处和短处。
2.请其他的幼儿说说你的长处和短处。
3.怎样来发挥自己的长处?怎样来避免自己的短处?
骆驼和羊教案141、正确、流利、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结合上下文理解词句从而理解自然段的方法,读懂课文,明白既要看到自己的长处,也要看到自己的短处这个道理。
3、指导看图,培养观察能力及以图促进理解语言的能力。
4、运用多种识字方法学习本课生字,在预习时能找出本课生字的形近字。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重点词句,懂得本课讲的道理,看懂图画。
2、多种识字方法的运用,培养独立识字能力。
3、理解词句,理解老牛的话,学会全面地看问题。(难点)
教学思路:
这是一篇多幅图的看图学文,共有三幅图。课文的第二、三、四段分别与之对应,显得生动、形象,易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学时,首先可从图入手,了解故事梗概。接着,边读边思,理解第一自然段。然后,图文对照,学习第二、三自然段,注意抓住重点词语加以理解。最后,观察图画,突出重点段。通过看图、学文,思考提问,理解课文含义,并反复诵读,练习背诵。
教学准备:
1、挂图三张。
2、剪画,骆驼、羊(两面可用,骆驼腿能弯曲脆下)。
3、生字、词卡片。
4、小黑板。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谈话。
我们在第六课曾经学过了《坐井观天》,它讲的是一件什么事?(引导学生回答,导入新课)今天我们要学习的《骆驼和羊》(板书课题)也是讲通过它们之间的一场争论,明白了一个道理的故事。
二、指导看三幅图,每幅图上讲谁在干什么?(第一幅图讲骆驼在吃墙上面的树叶,羊趴在墙上怎么也吃不着;第二幅图……)提问:课文是怎样写这个故事的呢?
三、初读。
1、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看图的内容分别是由哪几个自然段叙述的。
2、有几个自然段?指名轮读,每人一个自然段,读完评议。
3、三幅图各讲哪个自然段的内容?
四、精读,分段理解。
1、出示骆驼和羊剪画。骆驼和羊它们相比之下有什么突出的不同?(板书高、矮)看课文怎么说?
2、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1)骆驼和羊为什么事争论起来?画出有关句子,指名答(板书:好好)。
(2)这两句和第一句有什么关系?(因为骆驼长得高,他就说长得高好……)
(3)他们要各做一件事证明自己说得对,他们说这些话时语气是怎样的?读一读,读出来。
3、指导读出重音。
4、这一自然段写什么?
五、作业:自学骆、驼、俩三个字,注意读准“俩”的音,给生字找形近字。
第二课时
一、继续精读,理解课文。
1、第一自然段写什么?他们各自怎么证明的呢,读二、三自然段。
2、第二自然段讲什么?(骆驼做了一件事证明高比矮好,羊不服输。)再读第二自然段思考:(出示小黑板)骆驼和羊来到什么地方,怎样做、怎样说。
(1)骆驼和羊来到什么地方?(板画围墙、墙头伸出茂盛的树叶。)
(2)他们怎样做?贴出骆驼和羊的剪画,理解“一……就”(指导读出轻松语气),理解“老长,还是”(指导读出费劲语气)(看图对比理解)这几个重点词、句说明什么?
(3)他们怎么说?争论有结果了吗?
(4)指导读自然段,读出重音。
(5)小结:学这一自然段,我们用了带着问题读,通过理解重点词从而理解重点句的方法,是否可以这样学第三自然段?
3、自读、画重点词、学习第三自然段。这自然段讲什么?
(1)他们来到什么地方?板画围墙的另一段。
(2)他们怎么做?读句子,移动翻转骆驼和羊的剪画,贴在相应位置。理解汇报重点词:“大模大样、怎么也”(我画的重点词是大模大样,这个词的意思是……说明……)(我画的重点词是怎么也……)(结合图对比理解)。
(3)他们怎么说:结果怎样?
(4)有语气读,评议。
(5)小结:他们各自证明了自己的看法,但都不肯认输,怎么办呢?(去问老牛)。
4、看图3,再读第四自然段。老牛怎么说:出示字条“只看到自己的长处,看不到自己的短处,这是不对的”。
(1)“只看到自己的长处”,“长处”是什么意思?是针对前面哪两句话说的?也就是针对谁和谁说的?
(2)请自己理解“看不到自己的短处”。
(3)为什么说“这是不对的”?
5、小结:我们也和骆驼、羊是一样的,有长处,也有短处,条件不同,长短处也可能互相变化,所以我们应该怎样做?
二、作业:自学情、围、枝三个字,背诵课文最后一段。
第三课时
一、熟读全文,思考:骆驼和羊听了老牛的话会怎样想?指名背课文最后一段。
二、学习生字。
1、读词卡、字卡,检查是否认识。
2、听写六个自学的生字。检查:写得对不对?2。写得好不好(有没有按田字格写)。
3、重点指导字教学:
(1)“事”,看老师怎样写(板书在田字格中),边写边说:“一”,下。
(2)“事”字怎样记?答后在本上书写。
(3)“墙,茂盛、腿”逐一教学,过程同“事”。
4、课堂自学“摇”,汇报。
5、用卡片开火车给本课生字组词口头造句。
三、完成作业:课后二、四题,默写最后一段。
四、总结:学《骆驼和羊》这课,我们明白了“要看到自己的长处,也要看到自己的短处,才能把事情做好”这个道理。学习课文时,我们是图文对照,找出骆驼和羊是怎样做的、说的,老牛是怎样说的的句子,通过重点词理解。这个方法可以用在学习写人物故事的课文中。
五、作业:
自读《自读课本》第14课,画出天鹅、梭子鱼和虾是怎样做的句子,读一读。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