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莲说》教学教案

时间:2024-07-25 17:21:34
《爱莲说》教学教案

《爱莲说》教学教案

作为一名老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爱莲说》教学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爱莲说》教学教案1

教学目标

1.朗读、背诵《爱莲说》,把握词、语句,疏通文意。

2.学习本文托物言志和衬托的手法。

3.学习莲花高洁的品质,培养“出淤泥而不染”的良好的道德品质。

教学重点

学习本文托物言志和衬托的手法。

教学难点

理解文章的主旨。

课前准备

课前收集有关咏莲诗句。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培养兴趣,强化动机

1.欣赏莲花图片,师生共同给它们命名或配以诗文名句。

2.由许多人都喜欢莲花,引出课本。“在古人笔下,莲花,或与天真纯洁的少女结下不解之缘,或被用作清高脱俗的象征,或被赞为百美并陈、无私奉献的化身。对莲的喜爱,可以说已成为我国人民一种文化心态。”

最喜欢莲花的当数宋代的周敦颐,他写了一篇短文——《爱莲说》,虽然只有119个字,却是千古传诵的名篇(板书课题、作者)。

二、检查预习任务

1.读课文,标出生字词。

2.注音:颐 蕃 淤 濯 涟 亵 鲜 噫

3.口述课文大意,翻译下列句子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3)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4)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5)予谓菊,花之隐逸也。

(6)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7)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8)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三、疏通文意

方法:

(1)尽量译出每一个字;(2)补出省略成分;(3)通畅,准确。

然后每个“老师”(即学生)一句,先朗读,再口译,再解答“学生”(即老师)一两个问题。问题以字词解释为主。同时师生评判、讨论、辩误。

教师重点讲学生难懂两个文言句式:

(1)“予谓菊 ,花之隐逸者也”,判断句,翻译时加“是”字。其下面的“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两句与此相同。

(2)“菊之爱”,宾语前置,译为“爱菊”。“莲之爱”、“牡丹之爱”与此相同。“何罪之有”、“惟利是图”也与此相同。

四、齐读课文,正音

教师指导语气、语调、停顿、快慢。

五、深入阅读,理解文旨

1.写“爱莲”,为什么写“爱菊”和“爱牡丹”?

明确:是衬托手法,其中,爱菊是正衬,爱牡丹是反衬。

2.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形象有什么象征意义?

明确:主要象征在污浊的社会洁身自好,保持正直坚贞的节操。

3.作者将菊花、牡丹、莲花一一拟人,表达什么思想?

(1)婉曲地批判当时趋炎附势、追求富贵的世风。

(2)用具有高洁品格的“莲”自况,表示自己在污浊的社会洁身自好,保持正直坚贞节操的生活态度。

六、拓展练习

你喜欢什么花草树木?为什么喜欢?请口述一篇“爱______说”,要求有思想,有知识,有文采。

七、朗读并背诵本文

八、布置作业

1.背诵,默写。

2.完成课后练习。

《爱莲说》教学教案2

设计思路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引领他们着眼全篇,品读结合,美文美读。让他们在音乐美、图画美的氛围中感悟莲花的形象美,从而学习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品质和情操。

教学目标

1.美读、品读、背诵全篇。

2.感受莲花的形象美。

3.学习古人高洁傲岸的品质和情操。

教学重点

1.背诵全文,疏通文意。

2.学习莲“出淤泥而不染”的美好品质,做一个洁身自好、品德高尚的人。

教学难点

1.理解作者在文中寄寓的思想感情。

2.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课前准备

莲花图、采莲曲等多媒体课件

授课类型:赏读课

教学方法:美读、品读、诵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1.师生互动,猜谜语:小小一姑娘,坐在水中央,身穿粉红袄,阵阵放清香。(谜底: )

2.多媒体播放赏心悦目的莲花图、采莲曲。

3.师:荷花,被誉为“花中仙子”,又名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周敦颐的《爱莲说》,感受莲的高尚品格。

二、出示学习目标

1、齐声朗读。

2、用心感悟。

三、读文见义,整体感知

1、释题、简介作者(学生结合课文导读回答后,师补充强调:说是一种文体,可以议论也可叙事)

2、指名朗读课文,学生随时点评,教师适时指导

3、听课文录音,注意听准重点字词的读音及相关句子的节奏

4、师生交流字音、节奏

5 配乐自由朗读课文

6 跟读录音,感受句子的节奏及语气的缓急轻重

6、齐读。(男女分组朗读,男同学一句女同学一句)

四、含英咀华,疏通文意

1、小组合作探究:组内分工,结合注释,疏通文意,整体感知。

2、探究成果展示交流

五、熟读精思,感受文章主旨

1.找出描写莲高尚品质的一句话,并品读。

2.结合莲花图,找出描写莲花的七个短语分别填入绽放的花瓣中,并感悟各写了莲花哪一方面的美。

3.看莲花图,听采莲曲,在图画美、音乐美的氛围中,感受莲花的美好形象。

4.感悟莲“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品质。(感悟、讨论、交流)

5.作者对莲的描述和赞美寄寓着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回答后,教师点拨托物言志的写法)

6.作者以花喻人,试找出相关语句,谈一谈她们都象征了哪些人?

(学生畅所欲言后,教师点拨:隐逸者——逃避现实;富贵者——追求荣华;莲——洁身自好,不慕荣利 、清白正直)

7.作者写“莲之爱”的同时又写了“菊之爱”、“牡丹之爱”,用意何在?

(学生独立思考、回答后,教师点拨:菊,正衬;牡丹反衬,更加突出莲洁身自好、不慕荣利的高尚品格)

8.在音乐的旋律中,自由背诵自己 ……此处隐藏12372个字……

(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哗众取宠、庄重、质朴)





体态、香气





( 中……益清)





(豁达大度,内心通达,行为正直)( 美名远扬)





风度 气质





(亭……亵玩焉)





(独立高洁)(自尊自爱令人敬重)





总结:莲花的整体的形象是端庄美丽,令人敬重。我们知道了作者爱莲,不仅因为莲花姿态美丽,而且更因为莲的品格高尚。

(五)、拓展

通过今天的学习,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品质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应该如何做?

做人就要做莲花一样的人。像“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成为世间一道亮丽的风景。

(六)、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第一自然段。

2、整理重点知识在笔记本上。

(七)、板书设计

陶渊明





独爱





菊 (衬托)






隐逸者





惋惜





世 人





甚爱





牡丹(反衬)






富贵者





鄙视









独爱










君子者





赞美





《《爱莲说》教学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