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长生果教案
作为一名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我的长生果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的长生果教案1学习目标:
1.认识“扉、瘾”等12个生字.学生互相提醒认清字型,读准字音.
2.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重点感悟作者从读书和作文中受益的语句.
3.学习一些读书和习作的方法。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结合自己的课外阅读和习作实际体会“长生果”的寓意,并学习作者的读书方法。
教学时间:
1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预习课文,遇到不理解的字词.
教学过程:
一.质疑导入
齐读课题,“长生果”的特点是什么?什么是我的“长生果”呢?请你从书中寻找答案。
二.自学课文,要求:
1.自学生字新词,同桌互相考读。
反馈:教师抽查自学情况
2.知内容:试着给课文分段,说说分段的理由。(主要写了童年读书、作文两大方面的经历)
3.找出描写两次作文经历的段落读一读,联系上下文,为什么她的作文被表扬?而且一次比一次进步的原因?
反馈:从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谈自己的理解。
(爱读书——广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爱思考——勤总结)
4.同桌接读课文,重点抓住第二自然段体会“长生果”的寓意。
反馈:阅读跟他带来无穷乐趣的同时提高了写作的能力,当这些乐趣和收获镶嵌进了少年时代,生活便像蝴蝶飞过花丛,像……像一枚让你的生活永远年轻的“长生果”。(体会比喻的表达方法)
三.总结自己的学习收获。
结合自己的作文情况,你认为读书和作文有什么关系。
口语交际习作一
教学目标:
1.通过讲述读书故事、交流读书体会、介绍采访心得、开展辩论等活动,增强学生表达、倾听和与他人交往沟通等能力,促进学生养成多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
2.根据开展活动的情况,选择一个角度进行习作,学习运用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练习修改自己的习作.
课前准备:自由组成小组开展“我爱读书”综合性学习活动,感受阅读的快乐.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口语交际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明确目标.
在这次“我爱读书”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大家一定有不少收获吧?今天,请同学们来交流一下吧!
二.组内讨论:
1.你们小组开展了哪些活动,有什么收获呢?请同学们在组内交流.
2.学生在组内交流,要求人人发言,可采用个别辅导或同学互助的方法让表达差的学生也能参与,鼓励他们积极发言.
3.小组讨论,互听互评,互相启发,共同提高口语交际水平.
4.小组推荐代表参加班交流汇报,为了使代表的发言能取得好的效果,小组成员可集体出主意、想办法,师生共同评议。使发言的内容更全面、更精彩.如:写自己读书经历中的故事。
三.全班互动,交流评价
1.先四人小组分享各自的读书故事,再引导学生交流别人的读书经历,并说说听后感受。
2.你对谁说的话有同感?学生自由交流评价,感受阅读的快乐.
四.开展辩论.启迪思维.
1.人们常说:“开卷有益.”但也有人说:“开卷未必有益,看了那些不健康的书反而有害.”你对这个问题怎么看?请同学们摆事实、说道理,展开一次辩论.
2.学生分成正、反两方展开辩论,教师及时指导。
第二、三课时习作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在口语交际课上,同学们通过讲述自己读书的故事并交流读书中的体会、介绍采访心得、开展辩论等活动,体会到读书带给我们的乐趣,大家的发言都各抒自见.把你们交流的内容进行写作,写下来就一定会成为一篇篇好的佳作.下面就请大家选择一个方面,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内容写下来吧!
二、阅读提示,教师明确要求。
投影出示习作内容:读书故事;采访记录;记一次辩论活动。
三、学生试写初稿,要反复修改。
1.学生进行习作,教师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2.学生完成初稿后,自己认真进行修改.
3.小组组内互读互改,提出修改建议.
4.按照小组同学的建议,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
四.朗读佳作,全班评析。
每小组推荐两名同学,分别朗读各自的习作(全文或片段),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评析.
五、布置作业:反复修改自己的习作,满意后抄写在作文本上。
回顾拓展一
教学目的:
1、通过回顾、交流学习本课文后的收获,引导学生体会读书的乐趣,并学习一些读书方法。
2、读背古诗句,积累古诗句,品味读书的好处,掌握读书的方法。
重点难点:积累古诗句,品味读书的好处,掌握读书的方法。
课前准备:查找有关介绍读书方法的资料。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回顾“词语盘点”
1.学生自读“词语盘点”中的词语.
2.组织记忆竞赛、抄写竞赛,引导学生积累本组所学词语.
二.交流平台
1.围绕教材中提示的不同角度,小组内交流本组语文学习的收获和体会.
2.全班交流、展示.引导学生口头交流这段时间课外阅读的收获、综合性学习的收获:所了解的新的读书方法等,再把文字或其他形式的学习成果加以展示.
三.日积月累
1.激情导人.
我们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素以乐学好读为高尚美德,古代许多贤人学士写了许多这方面的警句,激励我们做个热爱读书的人.
2.出示日积月累中的句子.
a.学生自由诵读,注意读准字音.
b.尝试理解:学生交流对这些名言警句的大致理解.
3.背诵名言.
4.交流其他有关读书的名言学生收集的以及老师推荐的,拓展积累.学生读一读、说一说、背一背.
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英)莎士比亚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苏联)高尔基
一本新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生活无限广阔的海洋.——(瑞士)凯勒
至乐无如读书.——郑成功
藏书不难,能看为难;看书不难,能读为难;读书不难,能用为难;用书不难,能记为难.——张潮
5.鼓励学 ……此处隐藏14372个字……4)引导学生读出自己感受深的句子并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四、品读课文,积累词句
引导学生找到自己喜欢的好词佳句读一读,背一背,写一写。让学生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妙和比喻的生动。
五、练写片断,读写结合
写一写自己在读这篇过程中的收获。
六、布置作业
找自己喜欢的书读一读,写一篇读书笔记。
板书设计:
4、我的“长生果”
津津有味→废寝忘食→不求甚解→如醉如痴
阅读:博览群书 如情入境 写读书笔记
作文:构思别出心裁 写真情实感 借鉴模仿
我的长生果读书笔记
作者说自己的作文《秋天来了》,老师在文中“又圈又点”。那么我们队描写秋天的那段文字加以圈点,比如:这段文字用词准确传神,“拂、撒、挡、捧”等一组连用的动词,生动地表现了秋天的美好和热情。比如:这段文字运用拟人的修辞,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秋天的晴朗和丰硕的景象,表现了秋天的美好,表达人们对秋天的喜爱之情。比如:这段文字运用排比,不仅表现秋天的天高云淡、丰收在望的特点,也表达了人们对秋天的热爱。同时使语言整齐优美。
读完文章,我明白开卷有益,也懂得了阅读也大大扩展了我的想象力。作文,首先构思要别出心裁,落笔也要有点与众不同的“鲜味”才好。锻炼了我的记忆力,也增强了我的理解力。作文,要写真情实感,开始离不开借鉴和模仿,但是真正打动人心的东西,应该是自己呕心沥血的创造。
我的长生果教案14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扉、瘾”等生字,并通过相互提示认清字形,读准字音。
2、准确、流畅、有情感地朗读课文,掌握课文重要内容,重点感悟作者从读书和作文中受益的语句。
过程与方法:
在朗读中领会读书的快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一些读书和习作的要领。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明白感悟作者从读书和习作中受益的语句,并学习作者的读写要领。
教学难点:
结合自己的课外阅读和习作领会“长水果”的寓意。
课前准备:
让学生搜集关于读书的名言警语。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发言导入,板题
1、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关于读书的文章。(板书课题)
2、板题:我的“长生果”。
二、出示自学目的
1、自由朗读课文,掌握文中的生字、生词。
2、通过阅读课文,抓住文章的重要内容,联系自己的读书领会,明白课文。
3、摘抄文中优美的文句。
三、出示自学引导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每一个字音,把课文读畅通,记一记不了解的生字。
2、和同桌交流自己记生字的办法,并互相读一读课文。
3、带着问题默读课文,看自己能不能找到问题的答案。
问题:
(1)我的“长生果”指的是什么?
(2)作者写了童年读书、作文的哪几件事?自学时间8分钟。
4、找出文中的优美词句,同桌讨论其中的含义。
四、学生开始自学。
五、检测学习情况
1、读课文,想一想作者在童年是怎样读书的?作者在作文中悟出了怎样的道理?把自己感受深地方多读几遍,画出相关的句子并做批注。
2、小组交流读书的体会。
3、全班汇报交流读书体会。
(1)作者在童年是怎样读书的?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引导学生找到相关的句子读一读,并说说自己的体会和感受。)看叫做“香烟人”的小画片时津津有味;看连环画时废寝忘食;读文艺书籍时不求甚解;读中外名著时如醉如痴。引导学生结合自己读书的体会和方法学习作者写读书笔记:记书中优美的词句,记描写的精彩段落,并在自己的作文中借鉴运用。
(2)作者在作文中悟到了怎样的道理?作文,首先构思要别出心裁,落笔也要有点与众不同的“鲜味”才好;作文要写真情实感;作文练习,开始离不开借鉴和模仿,但是真正打动人心的东西,应该是自己呕心沥血的创造。
(3)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作者说书是“我的“长生果”。
(4)引导学生读出自己感受深的句子并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4、品读课文,积累词句引导学生找到自己喜欢的好词佳句读一读,背一背,写一写。让学生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妙和比喻的生动。
六、当堂训练
1、写出有关读书的词语和描写秋天的词语。
2、抄写文中的优美词句。
七、板书设计:
4、我的“长生果”
津津有味→废寝忘食→不求甚解→如醉如痴
阅读:博览群书如情入境写读书笔记
作文:构思别出心裁写真情实感借鉴模仿
我的长生果教案15一.目的要求:1. 根据标志性的词句理清文章思路.2. 品味生动、形象的语言,体味字里行间流露的真情实感.3. 理解文中阐述的阅读与写作的关系, 结合实际认识阅读和写作相辅相成的道理.4. 领悟阅读与写作对于个人成长、社会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借以激发学生提升心智,丰富生命,完善自我.教学重难点:1. 感受作者在文中抒发的愉悦之情.2. 发掘阅读和写作的意义.教学准备: “课件”准备教学方法: 读写结合,听说并用.教学过程:一. 导入:同学们,大概一提起写作文,不少人就会叫苦,不愿写也不会写。怎样摆脱这种困境呢?只要认真阅读叶文玲的文章《我的“长生果”》,一定会受到很大启发。如果你按照作者说的办法去做,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出示课件页面1,板书课题)
二.课前预习1. 教师正音、释义.2. 划分大致结构.(见课件页面2)
三.正课:1. 对几种书的情感各是怎样?(小结: 小画片 连球画 图书)2. 作者学生时代的作文怎样? (常居全班之冠)3. 分析作者两次作文:(1) 观看图片,试说说(见课件页面3)(2) 作者是怎样写?(3) 齐读文中第10自然段(带轻音乐)(4) 再次出示图片, 引导学生写小片段 4.教师小结: 作文,首先构思要别出心裁,落笔也要有点与众不同的鲜味才好. 5. 过渡语: 除了以上的写作方法外,作者还有写作方法吗?(找出) 6.出示课件: 学生围绕自由小写作. (提示相关词语,见课件页面4) 7. 教师指名学生总结写作文的方法: (1) (2) (见课件页面5) 8.结合学生学习实际: 小谈书与写作之间的关系(学生分组讨论) 9. 教师范读18—19自然段(边读边思考) 1通过这两个自然段,你感悟到了些什么? (“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2鼓励学生发奋读书,认真写作(趁着自己年轻干一番大的事业) 10. 学生谈谈学习这一节课后的感想.
四. 布置作业. 1.积累本文中的好词好句佳段, 便于阅读与写作. 2. 写两个小片段 (见课件页面7)附: 板书设计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