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色龙教案

时间:2024-07-25 17:22:29
变色龙教案范文十篇

变色龙教案范文十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变色龙教案10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变色龙教案 篇1

教学设想

《变色龙》是契诃夫的早期作品,为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小说,教师可适当补充相关背景。这篇小说主要通过对话来表现人物。教学中可采用分角色朗读,从不同的语调、停顿、语气中去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此外,细节描写、对比手法也应引导学生好好体会。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简介作者与时代背景,熟悉课文内容,分角色朗读;第二课时,体会奥楚蔑洛夫形象、细节描写、对比手法。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新课

在自然界中,有这么一种奇特的动物,它的皮肤的颜色能随着四周物体的颜色而改变。在我们生活中,也有这么一种人,他们最善于欺下媚上、见风使舵,鄙视他们的人给他们起了一个和那种动物一样的名字,就是“变色龙”。

二、简介作者、时代背景

1.作者契诃夫。

契诃夫(1860—1904),全名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19世纪末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短篇小说艺术大师。他的短篇小说,采取批判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以犀利的笔锋直刺罪恶社会,揭露小市民的庸俗和丑恶,抨击反动统治,批判黑暗的现实。

2. 时代背景。

《变色龙》.写作于1884年,当时的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三世,为了强化反动统治,豢养了一批欺下媚上的走狗,为其镇压人民服务。他也制定了一些掩人耳目的法令,给残暴的专制主义蒙上了一层面纱。沙皇专制警察往往打着遵守法令的官腔,而干的却是趋炎附势、欺下媚上的勾当。《变色龙》中的奥楚蔑洛夫正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三、熟悉课文内容

1,学生自读课文,借助工具书掌握字词。

2.标出警官奥楚蔑洛夫处理案件的部分,体会其中的对话语气。

四、分角色朗读课文

要求:尽量读出人物说话的语气和语调。

1.角色分配:

一人扮演奥楚蔑洛夫,一人扮演巡警叶尔德林,一人扮演赫留金,一人担任其他角色及旁白。

2.朗读提示:

注意语言的停顿,尤其注意省略号的停顿。

学生分组试读,师生共同评定。

3.指定学生朗读。

五、布置作业

1.给文中的疑难字词正音正字,并摘抄课文中的优美字词。

2.划分小说结构。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检查作业,导入新课

小黑板出示字词:盛满 戳胚子魁梧

指明回答小说结构。明确:第一部分(1—5段)奥楚蔑洛夫发现案件。第二部分(6—27段)奥楚蔑洛夫处理案件。第三部分(28—29段)奥楚蔑洛夫恐吓受害者。

二、教读课文

1.提示与思考:奥楚蔑洛夫在处理“狗咬人”案件中,态度有几次变化?讨论,明确:六次变化形成强烈的对比。第一次:不知狗的主人是谁。

宣判:弄死狗,狗的主人要罚款。

第二次:有人说这好像是席加洛夫将军家的狗。

宣判:狗无辜,赫留金讹诈。

第三次:巡警说不是将军家里的狗。

宣判:狗是下*胚子,赫留金受了害,要教训狗的主人。

第四次:巡警说说不定是将军家的狗。

宣判:狗是娇贵动物,赫留金受斥责。

第五次:将军家的厨师说没有这样的狗。

宣判:“野狗”“弄死”。

第六次:厨师说这是将军哥哥的狗。

宣判:小狗“怪伶俐”,赫留金遭辱骂。

2.提示与思考:奥楚蔑洛夫的态度是围绕什么而变化的?

明确:围绕“狗的主人是谁”而变化。

3.提示与思考:从奥楚蔑洛夫对待老百姓和对将军的不同话语中,可以看出他的什么性格特征?明确:

(1)对老百姓的话语:

“我要好好地教训他一顿!”

“我们决不能不管。”

“我早晚要收拾你!”

表现出奥楚蔑洛夫专制横蛮、欺凌百姓的性格特点。

(2)对将军的话语:

“就说这狗是我找着,派人送上的。”

“这是他老人家的……”

表现出奥楚蔑洛夫趋炎附势、献媚讨好的性格特点。

4.提示与思考:奥楚蔑洛夫的军大衣在小说中反复出现,有什么作用?

明确:细节描写,刻画了奥楚蔑洛夫变色过程中的丑态以及卑劣的心理活动。

第一次:穿在身上

身份标志、装腔作势的道具

第二次:脱下

掩饰狼狈

第三次:穿上

内心恐慌

第四次:裹紧

掩饰恐慌

三、说话练习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没有“变色龙”的存在?请讲述一个相关的故事。

要求学生尽可能讲得清楚生动。在学生讲述后,教师指出学生讲述的优点和不足,作出客观的评价,引导学生提高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

四、布置作业

自拟标题,写一篇读后感,,600字左右。

变色龙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契诃夫及其作品及本文的写作背景;

2、了解小说的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

过程与方法:抓住人物在狗咬人事件中的态度,指导学生如何观察事物的本质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沙皇专制统治的腐朽和黑暗,理解作者对主人公的批判态度。

教学重、难点:

1、理清小说故事情节

2、理解奥楚蔑洛夫这一人物形象

教学方法:

1、演读法

2、小组讨论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新课导入

同学们,有这样一种人,他们总是喜欢见风使舵、媚上欺下,大家都不喜欢他们,认为他们太势力了。19世纪俄国伟大的短篇小说作家契诃夫为这样的人起了一个十分奇怪的名字----变色龙(板书)

二、 检查预习------走进作者

1、作者简介

要求:学生介绍,教师补充。重要内容由多媒体展示,学生摘录在书上。 契诃夫1860年出生在俄国,是具有世界声誉的短篇小说大师,与莫泊桑、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大师。他20岁开始创作,一生写了七百多篇小说,代表作有《契诃夫小说选》。伟大的文学家高尔基赞扬他说:“只需一个词就创造一个形象,只需一句话就可以创作 ……此处隐藏5201个字……以引来小读者阵阵的笑声。故事的结局虽出人意料,却也自然合理,幽默机智,让人忍不住拍手称快。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理解图书中变色龙从最初的尴尬、烦恼、恐惧到最后的怡然自得,并尝试运用语言将图片内容表述出来。

2、学习正确的阅读方法,激发幼儿阅读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细致观察画面,感受故事有趣的情节及角色的心理活动。

难点:联系前后书页的因果关系,了解故事发展的原因。

活动准备:

《乱其八糟的变色龙》绘本书、故事课件等。

  活动过程:

一、出示封面,猜测故事的情节。

1.出示图书的封面:“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本书,叫《乱其八糟的变色龙》,你在这本书的封面里看到了什么?”

2.“那你来猜猜这个故事可能讲什么呢?”(幼儿大胆阐述自己的猜测)

二、认真观察图片的细节,并尝试根据观察来猜测故事的情节发展。

1.第一次尝试根据图片猜测故事的发展

1)教师讲述故事的第一、二页:“图片中有只什么动物?它趴在什么颜色的花朵上?”

2)教师讲述故事的第三页“你看它脸上的表情是怎么样的呢?它身上的颜色有了什么变化?”

3)教师讲述故事的第四、五页:“变色龙遇上了谁?他们有可能对它说了些做了些什么?”请来猜一猜,说一说。”(请幼儿猜测故事的发展)

3)小结:“原来画面藏着这么多的秘密,如果你看仔细了画面还能讲出这么好听、有趣的故事。”

2.出示课件分组猜测

1)“猴子、笔尾蒙假扮狮子来帮助变色龙的颜色恢复正常时还可能会发生什么样有趣的事情呢?请你先挑一幅画面仔细观察一下,再来猜测故事可能会出现的情况。”

2)幼儿自由交流

3)教师每幅图片选择个别幼儿讲述。

三、师生完整阅读,感受作品的幽默和风趣。

1.师生一起看图书,完整地讲故事(可以请个别幼儿讲述)

2. “关于这个故事、这本书,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变色龙教案 篇9

《变色龙》是第六册小说单元的第二篇文章。这一单元的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初步鉴赏小说的能力,教学中要使学生懂得小说中人物形象对分析小说的重要性。

教学目标

确立依据教学目标

1、通过理解课文内容分析人物形象,并联系实际谈现实。

2、感受作者在行文中所含的讽刺之情。

3、通过分析人物形象进一步培养学生立场坚定、正直的性格与品质。 依据“新课标”: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的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确立依据重点 分析人物形象及理解其现实意义 依据小说三要素的重点──人物形象,及小说主题──反映现实生活。阅读时要细致分析这两点内容。难点 理解断案人在审案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反复变化的本质原因。 依据学生的鉴赏能力较低,且解决这一问题,学生必须结合他们不太了解的社会现实,故定为难点。

教学方法自学、研讨、点拨教学手段利用CAI课件

教学过程

环节内容要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课前准备 作者契诃夫的生平简介、主要作品及人物图片;与课文有关的图片文字等。 搜集资料制作CAI课件。 通过各种渠道(书、互联网等)查阅相关资料。 指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收集资料,体现学生的自主学生性并掌握获取资料的途径、方法。导入新课

故事导入 :课文的开端部分:发生什么事了?警察如何断案?故事如何发展?

播放CAI课件,播放故事形式讲述的课文开端内容。 设置疑问、悬念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其求知欲交待任务 任务:自渎课文,拟定课文提纲:断案难处、所遵循的“法则”,如何断案,结果如何及主人公的形象特征。 交待学习任务,播放课件。 记录人物要点。 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自学研讨

巡视课堂,与学生共同研究、交流,对学生难点进行析疑、点拨。

1、自读课文,完成自己能够解决的问题。

2、小组间、任意间研究、讨论、解决疑难问题。

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培养学生能力急团结合作精神。环节内容要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明确答案

难处:小狗的主人是谁一时难以确定。

法规:巴结贵族,欺压人民。

断案时变化无常,最终结果却是小狗无罪,受害人遭到恐吓。表现了人物见风使舵、媚上欺下的性格特征。

对学生的答案作评点。

操作课件,展示提纲要点的正确答案,最后,重点展示人物的形象分析。

针对提纲中的任意一点或几点作自由回答。明确问题答案,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拓展延伸 谈人物的现实意义。

1、课件出示问题:这一人物形象具有怎样的现实意义。给学生时间思考。

2、对学生的答案作点拨。

随意交流,联系生活 实例分析人物的现实意义并作回答。 通过拓展,使学生有自己的体验。有自己对人生,对社会的感悟,从而完成思想教育。课堂小节

1、课文内容

2、人物的形象特征。

对学生总结内容作点拨。

用一点时间思考小结内容后作回答。

巩固知识,加深理解。锻炼学生提炼要点的概括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变色龙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乐意倾听故事,理解故事中变色龙变色的过程。

2.尝试想象并表述变色龙继续变色的故事。

活动准备:

绘本《贪吃的变色龙》、ppt课件、自制魔术花、多种颜色变色龙小卡片、收集的彩色瓶子、包装袋等。

活动过程:

1.魔术导入,激发幼儿探究学习的兴趣。

教师变花色的魔术,出示会变“魔术”的变色龙,引起幼儿的兴趣。

2.ppt分页阅读,引导幼儿讲述、理解变色龙变色的过程。

出示影音ppt:贪吃的变色龙,引导幼儿分页观察画面,通过想象,猜测,尝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3.观看绘本,完整欣赏故事。

出示大书,集体完整阅读故事《贪吃的变色龙》。

4.尝试想象,表述变色龙继续变色的故事。

想一想,变色龙还可能吃些什么呢?还会变成什么颜色?请小朋友来说一说。

5.音乐对答,肢体动作表现故事。

游戏过程中,让孩子通过肢体动作表现故事,拓展物品颜色的对应关系,发展孩子的想象力。(“吃汽车,变红色;吃大树,变绿色;吃草莓,变红色等。”)

6.拓展延伸:变色镜游戏(可多种物品,多种颜色)。

引导孩子用“色彩”的眼睛观察欣赏周围的环境。

师:“宝贝儿们,希望你们能动动脑,动动手,将我们住的地方变成五颜六色七彩的世界。好啦,让我们一起去外面看看都有哪些颜色吧!”

《变色龙教案范文十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