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大班科学教案3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班科学教案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活动目标】
1、了解恐龙的生活习性,认识草食恐龙和肉食恐龙的特征。
2、学习按恐龙的食性给恐龙分类尝试根据恐龙的外形来判断恐龙的食性并进行分类。
3、激发幼儿对恐龙的探索欲。
4、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5、通过实验培养互相礼让,学习分工合作的能力
【活动准备】
1、ppt课件-食草恐龙和食肉恐龙
2、各种恐龙卡片,记录表
【活动过程】
一、幼儿介绍自己的收集资料
1、幼儿根据自己收集的关于恐龙食性的资料,说一说自己的调查情况。
要求说清楚恐龙的名称
2、教师小结;恐龙分为肉食恐龙和素食恐龙两大类。
肉食恐龙中最有名的是霸王龙,此外还有跃龙、恐爪龙、永川龙等。
大型的肉食龙的主要捕猎对象是大型的植食恐龙,例如梁龙、雷龙、马门溪龙、鸭嘴龙等。
二、按照食性给恐龙分类
1、按照恐龙的食性对自己熟悉的恐龙进行分类恐龙喜欢吃什么呢?
那哪些恐龙喜欢吃肉哪些恐龙喜欢吃草呢?
(引导幼儿按照食性分类贴在大记录表上。)
2、师幼讨论幼儿的分类情况。
三、探索恐龙外形与食性关系。
1、食肉恐龙和食草恐龙看上去有哪些不一样的特征呢?
2、引导幼儿观察肉食恐龙、草食恐龙的牙齿、脖子、体型的不同,鼓励幼儿说出自己的想法。
启发幼儿思考食性和外形的关系,比如为什么肉食恐龙的牙齿很锋利,为什么草食恐龙的脖子很长。
3、根据初步了解的肉食恐龙和草食恐龙典型特征,给挂图中的恐龙分类
4、小朋友知道肉食恐龙与草食恐龙生活在地球的.什么地方吗?
小结;几亿年前的地球上拥有一个完整的大陆,恐龙可以自在地四处漫游,
因此它们几乎遍布地球陆地上的各个角落。
5、观察恐龙图片
判断图中的恐龙是肉食恐龙还是草是恐龙。
【活动延伸】
问题:草食恐龙是怎样保护自己的呢?
引导幼儿讨论的是恐龙的生存本能,在讨论中也可以适时渗透恐龙食物链的知识,同时为理解恐龙的灭绝作一些经验铺垫。
一、 教材分析及处理
通过第二章茶文化基础知识和第三章茶叶知识的系统学习,为第四章茶具知识的学习确定了目标和导向:如何根据茶叶的特征,选择合适的茶具冲泡茶叶,大班科学茶具教案。因此,茶具的种类以及使用特征(优缺点)是本章和本节的重点内容。因此,本节课的内容(第一节茶具的种类和产地)在本章中属于承上启下的部分,概括性强,历史性和现实性交叉,内容丰富,知识点多,一节课的学习任务比较重,教师有必要加强导向性,为学生进行先导性的知识梳理。因此对教材进行如下处理:
1、紧扣不同时代饮茶法的变化,来阐述茶具的发展,并运用实物、图片、课堂练习等加深学生的印象;
2、运用课堂练习,讲练结合,促使学生掌握不同种类茶具的时代发展特征及其使用特征;
3、运用课堂练习,使学生掌握现代主要茶具的产地。
二、教学目标
1、 认知目标:掌握茶具的种类及其功能特征,掌握当今主要茶具的产地;
2、 技能目标:初步学会根据茶叶特征,饮茶方式,选择适合的茶具储茶、泡茶和饮茶;
3、 情感目标:渗透行业价值教育,加强学生对行业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茶具的种类及其当今主要茶具的产地;
2、教学难点:茶具的发展。
四、教法与学法
1、情境教学法:采用实物、图片引导学生进入教学情境,唤起学生的体验意识,运用直观性原则,使学生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
2、讲练结合法:通过教师讲解和学生练习结合,加强了新旧知识的联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归纳和记忆能力。
五、教学辅助用具
有关茶具的图片、实物、饼茶、散茶以及末茶等。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组织教学之后,教师板书课题以及如下相关知识点请学生适时回答:
1、用茶的源流有哪三个阶段?P6
2、的饮茶从何时何地开始?P9 又经历了哪四个阶段?P10-16
3、什么是茶艺?P19 泡好和饮好一杯茶跟茶具有关系吗?P20
4、什么是茶具?P65 现代所说的茶具在古代称为什么?P65
5、《茶疏》关于茶、水、器、火的关系是如何阐述的?
(二)新课讲授
把空白表格发给学生,人手一份。讲授新课时,教师对照自己手头上已经填写的表格,请学生把要点划在课本上,以便学生课堂或课后完成表格填写。
(一)茶具的发展过程以及特征
(二)茶具的种类(按材质分)以及特征
3、新课:依据三份表格,本课重点和难点。
4、布置作业:完成三份表格,记忆三份表格。
活动目标:
1.通过幼儿的探索活动,了解水的循环过程,培养幼儿的探索能力。
2.激发幼儿对自然现象的兴趣和好奇。
活动准备:
电脑、课件:《水的循环》《多变的云》;酒精灯;试管;试管夹;幼儿查找的相关资料、图书;电饭锅;玻璃;前几天与幼儿一起洗的手帕;小实验记录表;笔;排序表及图片.
活动过程:
一、提出问题,引起幼儿的兴趣。
提问:这是什么,请小朋友来摸一摸,它怎么了?(干了)水到哪里去了呢?
二、幼儿探索活动
请小朋友到桌子上去查一查,看一看相关的资料,然后告诉大家水到哪里去了,好吗?这里有小朋友准备的资料有电脑,在小实验中有一张记录表,在做实验时你发现的秘密纸上有就在后面打勾,没有的就用自己的方式在下面记录。
1.第一组:幼儿的资料、图书
2.第三组:实验(强调安全)
3.第四组:电脑
刚才小朋友找了很多的资料并且做了实验,你发现了什么秘密?(加热,才会变水蒸气)
(幼儿回答)
谁还有不同的意见?
三、利用多媒体,了解水的循环
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来看一看。
1、播放课件:《水的循环》(一)
小水滴怎样才能去旅行呢,它会想出什么办法?
有谁会它?
离开了大海它会变吗?变成什么?
2、播放课件:《水的循环》(二)
让我们看一看,到底是谁帮助了小水滴,它变成了什么?(水蒸汽)
播放课件:《水的循环》(三)由于太阳光的照射,水面慢慢的变热,就变成了水蒸汽,慢慢上升在天空中聚集成云。
3、播放课件:《水的循环》(四)
水变成云后会怎么样?它还会变吗?它会变成什么?
幼儿讨论后回答
4、让我们来看一看,《水的循环》(全)
幼儿边看,教师边做解释。
大海水——水蒸气——云——雨雪等——水(大海),然后又重新开始的这个过程就是水的循环。
5、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排序表,还有——请你从红旗处开始把水的循环过程排一排。
5、那谁来告诉大家手帕上的水究竟到哪里去了呢?
四、环保教育
1、在我们的生活中能离开水吗?
2、那,我们怎么来保护水资源?
让我们大家一起收集保护水资源的资料,然后向大家来介绍好吗?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