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初中综合实践活动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教案1活动目标:
1.了解废物利用的作用和意义。
2.学会用变废为宝的方法进行发明构思。
3.培养学生节约、环保意识。增强学生动手、动脑的实践能力和想象的创造力。
活动准备:
学生准备废旧材料,卡纸,剪刀,胶水等。
活动过程:
一、废物利用潜力大
我国著名诗人和书法大师于右任先生在南京担任监察院长期间,其办公楼附近的公共厕所光线昏暗、坑洼不平,一些不雅之士或情急之人,为图方便,一进门便随地乱屙。于先生身为院长,也不得不常来此地方便,见此情景,怒发冲冠。回办公室后,取来宣纸一张,刷刷写下六个大字:“不可随处小便”,并签上大名,亲自贴在厕所内的醒目之处,以镇不洁气。稍过片刻,一位年轻的职员看到了这幅告示,不禁心里一阵狂喜,趁浆糊未干将其揭下,匆匆而回。过了几天,这位职员家中大厅悬挂着一幅院长亲笔书写的条幅,同事们观后,艳羡万分,夸之不绝。原来,这位职员将于院长的真迹字幅作了技术处理,变成了“小处不可随便”的条幅,并成了一句警世箴言。一张不宜张扬的告示,一经拨弄,变成一幅哲理十足的墨宝。这段艺坛趣话,令人玩味不止。
废物是指失去利用价值的东西。废物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失去特定功能的产物,如烧毁的电器、报废的设备、失效食品等;另一类是人类在创造有用物时,产生的无用物,如煤渣、污水、锯末、烟气等。自古以来,废物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当你碰到一堆废物时,你会想方设法减少或清除它;当你发现废物的一些有害现象时,你总是极力控制或回避。这种反应固然无可非议,倘若我们把思路反转过来,经过人们的再次创造使之变废为宝、化弊为利,岂不是一件 “一箭双雕”的美差?
世界上本无绝对的废物。实际上,通常所谓的“废物”仅是把资源放在不恰当的地方,进行不适当处理所造成的`。现实中,确有废物存在,只是人们尚未发现利用这些东西的可行方法罢了。废物是摆错位置的财富,能把有害的东西变成有用的东西,可见废物利用的潜力巨大。
阅读课本P8,认识一些标志。
二、废物利用很精彩
1、再生毛织毛衣
2、牛粪转换成生物沼气
3、舞会上的化妆道具
三、谈谈身边废物利用的例子
四、了解废物利用作品制作方法
1、手偶与面具
课本P10页
2、植物托架
课本P10页
3、别具匠心的“伞”
课本P11页
4、母情节的礼物
课本P12页
五、废物利用制作
1、根据实际情况分小组
2、教师先引导每一组确定制作的物品名称,让他们说一说自己组的设想,教师给予肯定。
3、合作完成制作,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有困难的同学。
六、展示作品 谈设计想法
以小组为单位展示作品,师生共同评价,同时教育学生要节约。
七、家中“寻宝”
课本P12
活动小结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产生的垃圾不但越来越多,而且种类也越来越繁杂。通过“换”然一新活动让我们增强了环保意识,对“废物利用”这个观点的印象更加深切。鼓励身边的每个人都能来最大限度的节约资源,能二次使用的绝不随意丢弃浪费,不能再次利用做好妥善处理,不给环境带来二次污染。环保节能,需要我们每个人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这次活动,也提高了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知识,真正体会到了变废为宝给人们带来的喜悦。
通过这次实践活动,让学生对一些有价值的废品回收利用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可以用我们的智慧让废物再次变废为宝,制造出更为有价值的生活用品,设计利用废弃塑料水瓶压扁制成的漂亮的树枝型吊灯,令人叫绝,美丽无比。通过学生也给周围的人们树立了一个节约能源的榜样,让学生做好宣传与模范带头作用。通过这次活动,我们要倡导这种观点,这不仅让我们的环境更加好,并且让我们的头脑更加灵活。
这次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获得很多宝贵的经验,使学生懂得了互相关心、互相照应。在这次活动中,认识到了团结的重要性,所有的组员团结一致,遇到了困难大家一起解决;做每件事之前都做好充分的准备,做事情要有一定的条理;始终做到小组成员团结一心,遇到任何困难都不放弃,不气馁,每个人都是尽心尽力的完成每一项工作。这次活动,学生还开阔了视野、扩展了知识面,学到了课堂以外的知识。
总之在活动与研究的过程中,学生知道了废物利用有很多学问,如果每个人都懂得如何废物利用,那将会给我们国家省下很多资源。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教案2活动目的:
1、让学生主动了解最新的科技信息和科研动态,开阔学生的视野,做关心世界的有心人。
2、教会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报刊、图书、媒体、网络等)获取并筛选有用的信息。
3、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4、鼓励学生进行大胆想象和科技制作,树立创新意识,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
活动准备:
1、搜集科技资料,了解科技成果,制作一份手抄报。
2、或独立或合作完成一项科技小发明,并确立一人作为新闻发布会发言人,写好发言稿。
3、确定新闻发布会的主持人、专家和记者等角色。(专家可由学生邀请与发明有关的物理、化学等科任教师)
教学辅助手段:多媒体(包括电脑、互联网等)
活动过程:
1、展示幻灯片一:标题“人类没有他们,世界将会怎样?”
图片:伽利略、爱迪生、贝尔、莱特兄弟、蔡伦、毕升、丁肇中、李政道……
(图片自选,兼顾中外古今,六至八张为宜)
2、问:仰望这些科学巨匠,你能否用一句话向大家介绍一下他们的名字和主要贡献?
(生答略)
3、幻灯片二:活动主题“科学引领未来”
总结:是的,我们很难想象,人类如果没有他们,我们的世界将会变成怎样?(学生可以自由发言)
正如刚才同学们所说,正是这些科学巨匠们为人类作出的巨大贡献,才使得我们拥有了今天幸福美好的生活,而我们想要拥有更美好的未来,也必然要依靠更多的.人为人类的科学事业而奋斗。“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未来的科学家在哪里?就在我们的同学之中。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参加川港中学初二(3)班科技新闻发布会,有请主持人。
4、幻灯片四:标题“科技新闻发布会”
……此处隐藏1974个字……所困扰。提出活动的主题:保护地球,爱护家园。本次活动主要有两个方面
1、为什么要保护地球?
2、制定“拯救家园计划”,本次活动采用小组讨论,将全班分成四组,小组内研讨,最后由每组推举一人介绍本组制定的“拯救家园计划”。
二、实施阶段
(一)活动准备
各小组展示有关自然资源被人类破坏而导致一系列灾难的资料、图片。说说本地区周围环境的现状,被污染情况.,以及农民今年的收成以及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
(二)过程整合
1、各小组展示有关自然资源被人类破坏而导致一系列灾难的资料、图片。说说本地区周围环境的现状,被污染情况.,以及农民今年的收成以及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使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爱护家园的意识。
2、根据收集到的资料及成功经验,各小组制定“拯救家园计划”。
(三)拟定汇报方式
1、各小组成员分别介绍自己收集到的相关信息。
2、每组推举一人介绍本组制定的“拯救家园计划”。
三、总结阶段
(一)成果展示
(1)、各组展示自己收集到的生态环境忧患的资料
(2) 、展示“拯救家园计划”
(二)活动拓展
让学生亲身体验实施“拯救家园计划”,不能“只动口,不动手”保护环境人人有责,要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保护地球,就是保护自己的家园。
(三)活动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根据学生的实际确立的,我认为选材比较合理:它从学生的生活实际着手,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产生忧患意识,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来爱护家园。整节课学生通过调查分析、讨论、交流,懂得保护地球的重要性。讨论中让学生“动”起来,从嘴、眼、手、脑都一起参与到课堂中。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题,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的课改新思想。在交流与总结中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
就这次活动来说,还存在着主要的问题是:
1、如何调动、保持每一位学生持久的参与热情。
2、在最后的一个活动中,对于学生设计的方案进行评价时,过多地注重了方案的提出,而忽略了可执行性的评价。这是教学活动的美中不足。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教案6题目
安全伴我行
目的
引导学生增强安全意识,学会保护自己,确保自己的安全。
引导学生在遇到安全问题或灾害时,能够采取正确、妥善的措施。
通过活动,把安全意识转化为实际具体行动,让安全意识伴随学生们一起成长,更好地推动学校“安全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形成全体同学人人讲安全,个个懂安全的良好氛围。
设想与构思
通过学有关安全的有关知识,教会学生们如何遵守交通规则的同时提高自己的`交通意识。教会学生们如何防灾自救。让学生们在学中体会到安全的重要性,让学生们懂得生命高于一切。
过程及内容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对于人来说,什么是最重要的吗? 对,那就是生命。生命对于人来说只有一次,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珍爱生命,学会自我保护的方法,对于我们中学生非常重要。
二、过程:
1、让学生们讨论安全都包括那些方面?
2、让学生们说出有关安全事故的新闻或事件.
3、了解溺水知识及预防措施.
4、学有关火灾的知识及预防措施.
5、学有关煤气中毒的知识及预防措施.
6、学有关地震的知识及预防措施.
7、让学生们说说有关地震的新闻或事件.
8、学有关触电的知识及有效方法.
9、学有关食物中毒的相关知识及其预防.
10、学有关燃放烟花爆竹的注意事项.
三、班主任总结:
安全时时陪伴在我们身边.但是,有时它有离我们很远.如果你忘记了它,它也会忘记你.当你不遵守交通规则时,当你疏忽大意时,它就会忘记你.因此,为了你、你的亲人、你的朋友和我们大家,我们要时时提醒自己,遵守一切安全,让安全陪伴我行!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教案7一、教学目标
1、理解校园生活的美好丰富,认识其之于每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2、了解城关中学的历史及现状,继承学校优良传统,激发学生好好学习、为校争光的信心;
3、培养学生走访、上网及设计问卷进行调查等方面的能力。
二、教学步骤
(一)课前准备
A、学生准备:
1、寻访一位老校友,请他(她)讲述一段校园往事(运用录音进行整理)。
2、围绕“校园十大新闻评选”活动进行调查,走访学校各部门,采访教师,了解近年来学校发生的大事。
3、拍摄一张自己或同学在校园内读书生活的照片或者能反映校园风貌的照片。
4、标明学校在城镇的地址,画出学校周边环境图;
B、教师准备:
1、列出学生活动内容的相关菜单,每项做好相关操作的建议说明;
2、提供学生上网查阅资料的有利方便;
3、罗列学校近年来发生的大事,并提供学生问卷调查设计样张,以便学生参考 。
(二)课堂交流
A、教师讲解
1、导入新课:
(1)理解三个词语:菁菁校园、莘莘学子、悠悠我心
(2)唱一首歌:《相逢是一首歌》附:连续剧《红十字方队》主题曲。作曲:张千一 词:刘世新
你曾对我说相逢是首歌/眼睛是春天的海青春是绿色的河/你曾对我说相逢是首歌 /眼睛是春天的海青春是绿色的河/相逢是首歌同行是你和我/心儿是年轻的太阳真诚也活泼/你曾对我说相逢是首歌/眼睛是春天的海青春是绿色的河/你曾对我说相逢是首歌/分别是明天的路思念是生命的火/相逢是首歌歌手是你和我③网上查阅有关回忆母校的文章交流
2、全班授课:学校史料:xx中学创办于19xx年,学校自创办起,就十分注重学风的培养。
B、学生交流
1、学生互评拍摄照片
2、学生讲述校园往事
3、学生黑板演示“学校区位图”
4、学生评选校园十大新闻(要求能说出入选理由)
C、小组讨论:“我为校园发展献一计”
1、设计问卷(要求针对学生在校园中的学习与生活情况,设计一张问卷,并在自己小组中讨论)
2、小组答卷,提出学校目前存在的'问题;
3、提出合乎本组大多数学生意愿的的建议,并形成相关文字。
4、班级交流,达成共识,由班长或学生代表向学校领导递交建议书。D、独立作业(课后练习)给远在异地的朋友或笔友写一封信,介绍自己的学校。
(三)课后整理
1、由学生选派几位文笔好的同学组成编委会,将学生中比较好的“校园往事”以及相关书信,进行编辑,办好班级月报,主题是“菁菁校园”.
2、出好一期墙报,主题同上。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