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读后感

时间:2024-07-25 17:06:37
论语读后感【热门】

论语读后感【热门】

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论语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论语读后感1

该句极为简略,朝夕不过一个白昼之间,时间极短。《说文解字》有:“闻:知闻也,从耳,门声。”《墨子经上》有:“闻,耳之聪也”。 《礼记·大学》有:“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韩愈《师说》有:“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这句话之“闻”即其本义,“闻”即知道的意思。而“听而不闻”则是不知道的意思。

《中庸》引孔子语“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中庸》第一章曰:“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由此,可见“朝闻道,夕死可矣。”就是“如果一旦闻达道的真谛,即使不久就死去,也死而无憾了”。其实,人生活在天地之间,认识外在的世界容易,而人认识人自己就不容易了,何况人要认识人之所以为人的道理呢?

后来,清代刘宝楠沿用了邢昺的疏理的观点,在《论语正义》中说:“此章疾世无道也。设若早朝闻世有道,暮夕而死,可无恨矣。言将至死不闻世之有道也”。孔子生活在礼崩乐坏的时代,有这样的感叹也就正常了。不过,什么是道仍然是至关重要的问题,因此笔者认为这个道就是为人之道,成圣之道,也就是仁道。这种认识也是基于孔子生活时代的历史背景而确定的。

朱熹之说当然也是由其历史背景决定的,有明显的理学倾向,他说:道者,事物当然之理。苟得闻之,则生顺死安,无复遗恨矣。朝夕,所以甚言其时之近。程子曰“言人不可以不知道,苟得闻道,虽死可也。”又曰:“皆实理也,人知而信者为难。死生亦大矣!非诚有所得,岂以夕死为可乎?”

论语读后感2

《论语》里提出君子应“日三省乎己”,这里“三”不是具体数字,是多次、反复的意思。换句话说,就是要一遍一遍地问自己,有哪些事我还没做到?有哪些事我还可以做得更好?

《论语“学而”》中曾子每日从“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三方面自省其身,我们每天也可以从这三方面入入手进行自省。

第一省——

“为人谋而不忠乎?”要自省的就是“忠”,我给别人做事,给社会做事,我忠于职守了吗?真正的忠诚不是忠于一个外在标准,真正的忠诚只有一个标准,就是忠于内心的良知。“忠”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能够对自己的良心有所交代,就是最大的忠诚,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第二省——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要自省的就是“信”,意思是和朋友在一起,你守信誉了吗?信守承诺,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也是需要我们时常反问自己。信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根本,一个人如果失去了信用,任何人都不会接受他,所以一个人不可没有信用。一个人要在社会上立足,“信”是多么重要,只有守信的人才能获得他人的尊重和支持。

第三省——

“传不习乎?”要自省的就是“习”字,意思是说,老师教授的知识,你认真学习了吗?对于知识,我们需要把它融进自己的生命里,这个过程才叫“习”。学习之后要复习,学习之前要预习,温故而知新。学习,其实不光是孩子的事,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终身学习的时代,要活到老学到老,要把知识的学习真正融入生命,时时不忘记学习,如此我们才可以说,我们真正有所长进了。

这三件事——对任务的忠诚、对朋友的信用、对知识的学习,用它们叩问自己的内心,其实就叩问了自己的三重生命角色。第一重是职业角色,第二重是社交角色,第三重是生命角色,我们终其一生都是为了扮演好这三重角色而努力。一个人如果能够做到“日三省乎己”,那么人生中又有什么忧虑和恐惧呢?

论语读后感3

在龙舒净土文第九卷助修上品中有一篇说到这一句,全文如下:

孔子化三千之徒,其要旨不出一部论语。而首以学而时习之一句。则此一句之义,岂不为急先务哉。盖学者,学其为君子,为圣人。习者,如习射习仪之习。学君子圣人者,不可骤尔而至。故必以时而渐习之。若学宽大,则于褊隘时习之。若学温和,则于忿怒时习之。若学恭敬,则于傲慢时习之。若学良善,则于狠戾时习之。若学辞让,则于忿争时习之。若学勤敏,则于懈怠时习之。然则所谓时习者,当其事之时而习,则不虚习矣。其习必成,成则自有可喜,故曰不亦悦乎。能悟此理,则尽论语中所言之善,皆可以进。是知以此一句,冠于一书之首者,深有意也。修西方而进乎道者,尤贵乎习。故此不可不知。

这一篇说的很好,我认为合乎情理的讲出了夫子的原意:学到的知识能在实践中得到验证,不是很高兴的一件事吗?

在这里我不讨论此句“时”具体作何意讲,不管它作是“时时”、“处处”,还是作“随时”、“某时”,我认为都能讲通。我重点说“学”、“习”。何谓“学习”。

有人说:学习之道,犹如游泳潜水,要不断练习实践。什么时候下潜入水,什么时候上升换气,我们要在听教练讲授之后去练习,只听不练,肯定是学不会的。如果某人在学游泳时仅仅只听不练就说自己会了,他不过在说大话、假话而已,如若真的去游只怕一下水就会闷个半死。我们现在的很多学生就是在学习时被闷死的,老师、家长盲目跟风布置海量的学业让孩子去学,他家的孩子会三门外语,我家孩子就得会四门,不管你能不能用得着,先学了再说,艺不压身、有备无患嘛。唔、此话很是有理,旁人听后想再去辩,也不得不仔细思量下会否让他人误会别有用心了。社会、家庭的大环境如此,就让我们很多人从小到大念了十几年的书,闷的多,“说"的少。做某件事情做的不痛快,自然就不想做了,学习亦是如此。

论语读后感4

这周继续看《孔子》,我觉得相对于读《论语译注》那简短而又不知深意的古文,似乎更具影响力,因为读那些古文时,对于一些词的释义或解释总不能恰到好处,当自己不懂时,就会忍不住看翻译,之后暗示心理会告诉自己:原来这话是这意思,所以并不会有太多思考。

而当我们看的时候,首先,视觉上会形成一个识记过程,印象更深刻。且透过镜头,我们可以看到当时的一个社会背景,看到孔子在什么境况下说的话,而非笼统地去背,这种学习方式更是寓学于乐!

我看到孔子对礼的追求,对道德的坚守,剧中他在去季孙家赴宴路上,一直在做着同样的动作,似乎是一种礼节,但路上的人却总是对他的行为有些不解,可孔子似乎觉得“我走我的路,让别人说去吧!”到门口后,阳虎并未让他进去,此时孔子说:“季孙此举是违背了礼的,因为他用了天子才能享有的八佾,八珍。”可阳虎并未在意,放狗咬孔子。他回家后,对他哥哥说:“人不 ……此处隐藏6110个字……论语》所充盈的儒家气息是如此的浓厚而深邃,不失为一次精神旅行。

读《论语》是一种学习。在品读间,学习为人处事之道,在“仁"的思维熏陶下,感悟人心之伟岸,让仁义之花盛开在每一位贤士心中。于感悟中,学习修身治学之法,那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读《论语》是一场精神洗礼。让原本枯燥的心灵得儒学的甘霖以滋养,让原来疲乏的思维得精妙的哲语以启迪。那一句句循循善诱的言语,那一段段平易朴实的文字,震醒了你我,也浇湿了被快节奏生活带动下,一颗颗骚动的心灵。

总而言之,读《论语》让我感受到的是古文化的浓郁芳香,品味到的是精神的点滴精华,领悟到的是圣贤思想的深刻内涵。

读《论语》,于心灵间,荡漾起一片纯净……

论语读后感13

关于《论语》,从小学就开始学,“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等等,写小学、初中、高中时,为了增加所谓的文采也会偶尔文绉绉的赋上一句:“孔子曰:……”而知其文,却误读其义。不知今日才知是该庆幸还是自悔。不管怎么样,少落人笑柄,总不会太负十年寒窗之苦。

曾经有人大骂孔子之时,或许罪证之一便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望文生义理解成“百姓应该任其自由发展,不可让其有太多学识。”乍一看,好像真的是这样,没什么问题,但我们知道古时候有很多的通假字,其要表达之意,若仅此字面意思,目不识丁之人都能理解,那么几千年来,历代文人墨客对其的推崇敬仰与深究,是否太过迂腐或资质平庸呢?庸人悲哀之处,或许就在于不自知。 荀子《劝学》中有名言“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在《大戴礼记·劝学》中则是:“锲而舍之,朽木不知,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此处的“知”,同“折”是通用的。而“折”字,放到原句中,整合起来的意思便有压迫和强迫之意。至于“由”字,在文中,是否就理解成放任自由,这里不能恭谦的说值得考究,因为必须考究。郭店简《尊德义》的解读是:民可使导之。将“由”字,理解成“导”。这样的解读更为贴切,作启迪之意,因此,原句的意思应该是:老百姓只能去引导,而不能强迫或者压制。

如果这是,愚民思想,那么我想问,什么样的思想才是不愚民的呢? 孔子曰:“父为子隐,子为父隐”,若是望文生义之解,则当是:父亲为儿子隐瞒,儿子为父亲隐瞒。孔子若表达的是这个意思,那么尊其为圣贤的人们是不是都是傻子?“隐”字或许理解为通“檃”更为贴切。“檃”字的原始意义为使曲木变直的工具,取其矫正之一,因此,父子互隐的意思是父亲儿子互相矫正。如果一开始误读或者错度情有可原,那么对孔子关于“诤子”的言论——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之类的言论视而不见,那便不得不怀疑其有恶意陷害之嫌疑,或者是对无知的自我嘲讽。

庆幸之至,我还年轻,庆幸之至,我还有时间。

论语读后感14

记得有一次在课堂上,数学老师给大家在黑板上出了一道难题,结果出人意料的有好几个人都在举手准备发言,我也是其中之一。老师用鼓励的口气喊我走上讲台进行板书,我可高兴坏了,于是像个得胜的将军一样大步流星地走了过去,快速的在黑板上写起来。写着写着,自己越来越觉得不是那么回事,离正确答案还是有些相差,于是我尴尬地停下了手中的粉笔,站在了讲台前发愣。就在这时,我的眼前仿佛猛然映现出前一阵读过的《论语》中的一句话“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之,是知也!”

懂了,我终于彻底地悟得了啥叫“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的确,就像这道数学题一样,在我们生活着的这个熟悉的世界里,还有许多不为我们所熟知的领域,我们应该诚实地去面对一切,会就是会,懂就是懂,千万不能像南郭先生那样不会装会,不懂装懂!如若这样,我们的飞船还怎么上天 ? 潜艇还怎么深入海底 ?

世界著名物理学家、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美籍华人丁肇中在接受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采访时,曾对很多问题都表示“不知道”。前一阶段又听说他在为南航师生作学术报告时,面对同学提问又是“三问三不知” , 这让在场的所有同学意外,但不久就赢得全场热烈的掌声。其实,丁教授大可不必说“不知道”。比如可以用一些专业性很强的术语糊弄过去,可以说一些不沾边际的话搪塞过去,甚至还可以委婉地对学生说:“这些问题对于你们来说太深奥,一两句话解释不清楚。”但是,这位诺贝尔奖得主却选择了最老实、最坦诚的回答方式,而且表情自然、诚恳,没有明知不说的矫揉造作,没有故弄玄虚,也绝没有“卖关子”。也许,一些人在说“不知道”时往往被看作是孤陋寡闻和无知的表现,但丁先生的“不知道”却体现着一种做人的谦逊和科学家治学的严谨态度,不禁令人肃然起敬。

古人云:“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学问愈深,未知愈重;越是学识渊博,越要虚怀若谷。作为专家、学者,对不知道的东西,我们不仅应当老实地承认“不知道”,而且要敢于说“不知道”。即使是在专业领域内,那种自诩或表现为无所不知的“专家”,不仅其学识而且其人品也都是值得怀疑的。

论语读后感15

聪明的,你曾告诉我,看看世界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智慧的结晶《论语》吧!说实话,我还没有能力把《论语》都看下来,可是以下两句就让我受益匪浅。

子路是孔子七十二弟子之一,为人光明磊落,勇敢正直。他很尊敬老师,但是孔子的课,他听不明白的就会向孔子提出,有疑问的甚至敢当着同学们向孔子质疑。所以《论语》中这样说:“子曰:‘由。诲女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孔子认为子路这样的学习态度实际上是一种智慧啊!孔子的这句话在中国是家喻户晓,可是又有多少人是真正理解?又有多少人是这样做呢?

在班里老师说完一旦数学题总会问:“懂了吗?”大多数时间,只要大多数人说懂,小部分不懂的也跟着叫“懂了”。这常常让我内疚。我有时是那个大多数,有时是那个小部分,但是每当我不懂时,我总会犹豫片刻,开始“天使”和“魔鬼”的斗争。“天使”总让我,说实际情况,而“魔鬼”总是不顾一切让我喊“懂”或沉默不语。有时“天使”似乎胜利,可当我连“不”的口型都做好时,只要同座轻松地说:“太简单了,早就懂了!”我就乖乖地闭上了嘴。我就没有子路这样的智慧,因此我的学习总是让人不安一。

学习上“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是学习上的诚信。更重要的是做人的诚信。有人为了交朋友,明明喜欢深蓝色,见朋友喜欢暖色,就也说自己也喜欢暖色。我有一个朋友胖胖的,很可爱,我很佩服她的诚实。一次老师在垃圾桶边发现7个吃过的口香糖,“谁吐的?”没人回答,只见她站起来说:“我吃了2个,一个红的,一个黄的是我吐的。”她的脸因羞涩变得很红,可是她是唯一诚实回答的人。子曰:“人而无信,不其可也。打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孔子说得真对。一个人如果连说话都没有诚信,我不知道他还可以做什么是可以的。孔子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我们六年级语文课本中的《两小儿辩日》中的孔子面对两个小孩就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绝不不懂装懂,绝不糊弄孩子。这就是最好的证明。

读书能够懂道理,更为了好好做事情。小学最后一个学期看我的吧!

《论语读后感【热门】.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