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鸿门宴有感

时间:2024-07-25 17:07:09
读鸿门宴有感

读鸿门宴有感

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读鸿门宴有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读鸿门宴有感1

《鸿门宴》这部小说是根据电影编写的。讲的自然是刘邦、项羽二人之间的恩恩怨怨。众所周知,两雄在鸿门的这一场宴会,是刘邦反败为胜的转折点。正是正因有了这个转折点,刘邦才得以在之后统一天下,建立汉朝。

历史向来都是成王败寇,刘邦“胜了”,他成了一代明君,治国有道。我之因此要在“胜了”上方加引号,是正因刘邦只是表面上获得了楚汉相争的胜利,正如书中所说的那样,一入鸿门宴,所有人都注定是失败者。

刘邦为何也是失败者?正因他变了。不管历史上如何,小说中的刘邦以前是个重情重义的大哥大。他与萧何、樊哙等人南北征战,出生入死。他们经历过困难,经历过危险,共同有过胜利的喜悦,也有过失败的狼狈。刘邦从来都没有摆出过架子,他信任所有的手下,绝不猜疑,他从不因失败去指责下属,把大家都当成了自己的兄弟。他和大家一齐吃饭,一齐睡觉,从不在意所谓的君臣之礼;他与张良在月光下畅谈,探讨兵法,不眠不休。他绝不抛下兄弟们一人逃生,坚信要活一齐活,要死一齐死……但是之后呢?他变得多疑,杀害了以前与自己患难与共的兄弟们,变得面目狰狞,双手沾满了鲜血。他的改变,说到底还是为了那个至高无上的皇位,还是为了巩固稳定自己家的江山。在皇权面前,无亲情可言,更不用说是这连亲情都比不上的兄弟情义。在刘邦的眼里,江山,只能是刘家的江山,而不能是大家的江山。光彩夺目的龙椅让他变得自私,挖掘出了他丑恶的那一面。为了让后代坐稳这把龙椅,为了让自己不用为江山担忧,他挥起了屠刀,砍向那一个个熟悉的身影,此时的龙椅,不仅仅是金色的,还是红色的,那上方沾满了血腥,沾满了欲望,沾满了无数贤臣良将的不甘与不解。刘邦已经失去了坚信他人的潜质,经历了鸿门宴上的猜度

与算计,他早已无人可信,鸿门宴上的一幕幕场景,一点一点吞噬了他所有的信任,吞噬了他所有的善良。没错,他胜了,可这胜利却使他改变了,彻彻底底、完完全全的改变了。在他赴宴之前,虞姬曾问过他:“你知道这赴宴的代价吗?”他至死才明白,赴宴换来了无上的权力,而代价就是让他失去坚信任何人的权力,陷入永远的梦魇之中,无法自拔。这不是他想要的结局,亦非其他人想要的结局,但为何结局会是如此?

若想爬上最高的地方,就务必踩着兄弟、亲人的身体,正因这是作为一个王者所务必付出的代价。放松心情的句子

读鸿门宴有感2

今人读《鸿门宴》,往往抑项扬刘,说项羽有勇无谋,女人心肠,不该放走刘邦,以致后来败走垓下,皇帝没做上,连命也丢了,真是大傻一个!其鄙夷不屑之情,溢于言表,鸿门宴读后感。而对刘邦则赞美有加,说他有头脑,会办事,能屈能伸,皇帝本该他做。英雄被视为傻瓜,小人倒成了崇拜的对象,美丑错位,善恶颠倒,实令人匪夷所思,不胜感慨。

项羽本是一个英雄,这是古之定论。但项羽又不是一般的英雄。且不说巨鹿之战破釜沉舟的勇敢,垓下之围以一当百的豪气,自刎乌江笑迎死神的从容,单说他在鸿门宴上的表现,就令人心曳神摇,感佩万分。项羽闻听刘邦欲王关中,勃然大怒,着即发兵击之,这是他的率直而非霸道。二人虽有怀王之约,但刘邦侥幸入关破秦,未建大功而欲私自称王,毫无愧疚之心,实非正人君子所为。刘邦前来道歉,项羽不仅予以原谅,而且当即说出了告密者,这是他的磊落而非卤莽。过能改之,善莫大焉,焉能斤斤计较之?只有以诚相见,才能尽弃前嫌,和好如初。大敌当前,岂容内讧?樊哙私闯军帐,恶言相向,项羽不仅不计较,反而酒肉款待,这是他的大度而非愚钝。樊哙为救其主,敢做敢当,可见其忠;生吃彘肩,可见其勇。忠勇皆备,堪称好汉。项羽壮之,可谓好汉惜好汉。刘邦不辞而别,实属无礼,项羽不仅不在意,还网开一面,助其逃脱,这是他的仁义而非不智。刘邦毕竟是义军主将,劳苦而功高,如若杀之,实属不仁不义,与秦始皇的暴虐又有什么两样?勇敢,豪放,从容,率直,磊落,大度,仁义,这就是历史上项羽,一个集世间伟大人格于一身的人杰。这些伟大人格如日月经天,光华四射,令人眩目,使人心仪。这是他为人的大人格,作为一个英雄的大人格。也正因如此,他才成了一个出类拔萃的英雄,一个具有帝王气质、君子风范的英雄。

项羽的人性美还在于它的本真和纯朴。项羽是一个大人格的英雄,但仍然是一凡夫俗子,具有人之常情。兵败垓下,退守乌江,走投无路之际,一句"无颜见江东父老",让我们窥见了他心底最真实的一面,这里有他的自责,有他的反省,更有他对江东父老的深深歉疚。他宁死不肯回江东,源于他的自尊,也是他心地善良的诠释。他爱江山更爱美人,而且爱的轰轰烈烈,荡气回肠。他是一个硬汉子,但也有软弱无助孤寂难奈的时候,也需要女人纤纤细手的抚慰,也需要爱情的滋润。一幕"霸王别姬",把一个男人爱的情怀爱的无奈展露无遗,让人心碎。他一把火烧了阿房宫,大火三月而不灭,虽然有些过分,但我们可以理解。秦的暴政,已经天怒人怨,彻底埋葬这个罪恶的政权,是人心所向。熊熊燃烧的大火,无宁是他心中的怒火,他在宣泄对暴秦的愤怒。分封诸侯,他不做王侯,不做皇帝,做了个徒有虚名的"西楚霸王"。别人都忙着抢地盘,而他却衣锦还乡,陶醉在乡亲们赞美的旋涡里。他在乎的不是实惠,而是名声,如同小孩做游戏,要的就是名分。他敢爱敢恨,心地透亮,活的本真而洒脱。这是项羽的小人格,一个平凡人所具有的善良纯朴的本性。项羽,一个洋溢着人性美的英雄形象!

项羽本来应该创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伟业,泽被后世,名垂青史。但他生不逢时!他的优秀品质,没有帮助他成就大业,反而成了他的致命弱点,被他的对手利用,以致功败垂成,遗恨千古。鸿门宴上,除掉刘邦还不容易?一个手势,一个眼神而已,但项羽愣是没这样做,他相信了刘邦的花言巧语。在卑鄙奸诈的小人面前,高尚者鲜有不失败的。这并不值得奇怪,因为这是一场不对称的战斗,如同一个职业拳击手面对一个不守规则的市井无赖,二者的道德水准差距太大,根本无法对决。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历代的皇帝老儿,无不心狠手辣,奸诈多端,刘邦原本不就是一个乡里无赖么?我们往往把项羽的悲剧看成其性格的悲剧,这是对英雄的蔑视和侮辱。项羽的失败不是他个人的过错,而是源于社会的黑暗无序、百姓的愚昧无知、道德的粗糙低劣。他的大人格过于美好了,以致不能被那个时代所接受。他的诞生,实是时代的错误!我们不能以成败论英雄。成者为王败者为寇,是统治者的欺世盗名,是庸俗小人的势利偏见。项羽虽然失败了,但他仍然是一个英雄,一个光彩夺目的英雄,读后感《鸿门宴读后感》。刘邦虽然胜利了,但他仍然是一个小人,一个十足的小人!

黄钟被毁,瓦釜雷鸣。好人受欺,小人得志。这是人性的异化,审美的错位。

今天,刘邦一类的奸诈虚伪之徒仍然大行其道,被顶 ……此处隐藏8844个字……项庄出来舞剑,更让电影充满了奇幻,也使电影《鸿门宴》高潮一次次到来,张良强作镇定拖延时间,连输四局,场面一度紧张,项羽的剑刃都已经逼近了刘邦的鼻尖,关键时刻,韩信飞马闯入鸿门宴现场,解救了刘邦,最终,鸿门宴刺杀行动宣告失败。

刘邦败走汉中时,张良假意归隐项羽,并离间项和范,使其在孤独中死去并留下一锦囊,而范增在死时一句未说完的话语:“张良,其实有种棋…”这句没有说完的话看上去毫无意义,却对结局产生很大影响。

失去范增的项羽是错一步,步步错,被逼到乌江镇,与虞姬双双自刎。

项羽自尽后,刘邦搜到当初范增留下来的锦囊,却不动声色,直到他登基称帝后,分三对人马,分别追杀韩信、张良等为他立下汗马功劳的人,这时才展现出锦囊里竟然是范增留给项羽说与张良勾结的信,就是因为这样一封疑点重重的信让刘邦狠下心来诛杀昔日的兄弟,也使他最后在猜忌中死去。

其实张良并未死去,到最后才恍然明白范增死前未说完的最后一句话是“张良,有种棋,叫两败俱伤”,这也是范增死前布下的最后,也是最成功的一场棋。

天道有常,世事无常,项羽未曾想过自己会输,范增也未曾想到会和项羽断绝,张良也没想到范增死前步下一场局,他也没有想到刘邦会如此狠心,人事变迁,没有谁能保证一切都按照原来般发展,万千世事,无所不变,人生也往往是无常,这是恒古传下来的真理。

读鸿门宴有感16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李清照《咏项羽》

《鸿门宴》所叙述的是项羽,刘邦在共同灭亡秦国之后,范增见刘邦有雄视天下之心,因此举办了一个暗藏杀机的宴会,准备除掉刘邦。而刘邦最终在张良,项伯,樊哙等人的帮助下逃离楚营的故事。

项羽,昔日的楚霸王,多么的威风,多么的不可一世!但因为与刘邦争天下,兵败垓下,最终落个乌江自刎的下场。归根结底,都是他桀骜不驯,犹豫不绝的性格让他在鸿门之上错过了一次刺杀刘邦的绝好机会。就这样,一个唾手可得的江山被拱手送人。多么的可悲!多么的残忍!项羽压根儿就没想到他所见的种种,皆是刘邦之计。所以,“古之成大事者,不可拘泥于小节”。

曹操,历史上的奸雄。这是基于人们个人爱憎基础上给予他的名字。让我们正视历史:“曹操,字孟德,诗人,军事家……”这些是什么?——这没有什么,仅仅是因为他当断则断,遇事有魄力,当他诛杀孔氏后人时,正是因为他的铁血,后世才有“覆巢之下,焉有完卵”的典故。若不是他的能力,他的性格,何以三足鼎立,统江山;又何以有他“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豪壮诗篇。

项羽之所以失江山,刘邦,曹操之所以得江山,正是因为个人人格。项羽的桀骜不驯让他孤注一掷,让他呈匹夫之勇,让他兵败垓下;而刘邦,曹操也正是因为他们的性格,让他们招贤纳士,让他们统帅三军,让他们“该出手时就出手”。当然结局也必然有不同,一个既失江山,又失美人,另一个则建立千秋功业。 日记

就个人观点而论,项羽——我崇拜,但只有一个叹惋——英雄短命;刘邦,曹操——我尊重,但他们也只有一个评价——书写历史。

好的个性——好的人生,让我们书写属于自己的篇章。

读鸿门宴有感17

乌骓马一声长嘶,似电闪割破黑喑的时光。背后是四面楚歌,眼下是皓皓乌江。

哦,我的霸王!灰黑色的虛空压着你喘不过气,沒有百万雄兵,沒有呼喊嘶杀,你孤独好似初秋的残塔力拔山河兮气旷世!是的,霸王,你能拔山,能够扛鼎,能够命令三千神虎的争霸,但此时,你已乏力再拔心中的那缕忧伤。

这些因你一直在鸿门宴中释了汉高祖刘邦而唾你为妇人之仁的人,岂可了解在狼烟四起的秦王朝中,你一声巨吼,担起世人凄切眼光的勇气;你披甲出战,任铁蹄走遍关山万里的强悍;长城内外,你挥臂奋斫,在腥风血雨中划到一道鲜血景色时的豪气万丈。

你是英雄!

你没明白阴谋诡计不一定仅仅奸险小人伎俩,败为贼寇胜为王!你西楚霸王并不是君主,你不会知道,猥亵小亭长也会唱出来大风起兮云飞扬!

君子坦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是的霸王,你是个君子,但是你是不是了解,在竞技场上,沒有仁义,仅有伎俩!在万骑涿鹿时代的君子如同那痴想掠过苍海的蝴蝶花,霎时间,坠落在海洋,烂掉或永恒不变。

在四面楚歌中,哪个在主帐翩翩飞舞的曼妙体态略微发抖。只一瞬,一道星光掠过。血如纱一般,虚构在失落的空气中。虞姬,虞姬,奈若何。虞姬仅有以死,来报你的满怀柔情似水。

但你仍不觉悟么?霸王!

虞姬翩翩飞舞,祭你柔情似水万里长空。

宝马五系凄凄长响,泻你一世凄凉。

你的一生中仅有这两个知心啊,我的霸王!

江水涓涓,唤你回孤独的岸上。你拔出来长剑,最终一丝亮抖抖过楚歌飘舞的星空。

在西面的天上,一颗大牌明星逐渐跌落,

溶解,奔溃。

直到烟消云散

霸王,你的出現如同昙花一现,可昙花的美却没法让人遗忘,即便仅有一瞬间。因此大家忘不了哪个拔山的nba勇士,哪个宽容仇人的君子,哪个火烧阿房宫的英雄人物。

江水幽幽,易安居士沿江哀悼,凭谁干一杯?

江水滔滔,千载文人墨客抚剑长叹,泫然泪下!

忘不了,忘不了,那麼厚重,那麼苍凉,让后代简评,让后代悲伤。

我始终的西楚霸王!

读鸿门宴有感18

把自己看淡,是睿智。曾经不事产业的无赖刘邦,正是因为把自己看得很淡,所以成就了他的梦想,当上了汉高祖。但是目中无人的项羽,正是把自己看的太重,终究只能是一个遗憾的英雄,自认为的西楚霸王。

司马迁的《史记》中《鸿门宴》的故事,向我们楚汉相争的一个序曲。文章一开始,就给人一种“黑云压城城欲摧”的感觉,曹无伤的告密,范增对项羽的点拨,让战争一触即发。然而,在鸿门宴上刘邦的谦恭卑微,把自己看得很低,让自以为高高在上的项羽放松警惕,取消杀刘邦的计划。以致最后只能四面楚歌。

鸿门宴中,刘邦的知人善用与项羽的刚愎自用形成鲜明的对比。刘邦能放低身段,拉近君臣之间的距离,得到大家的帮助。而项羽总是狂妄自大,不把敌人放在眼里,也不听从忠心耿耿的范增,最后失得民心。这也正是得到多助,失道寡助的最佳实例。

把自己看淡总不会错,因为世界总不会围着自己转,有时放低自己的身段会比高高在上更有效。

把自己看淡会让自己变得更有亲和力,做什么事都有人鼎力相助,不就好比刘邦吗?现实生活中也有这样的例子:在一个盛大的宴会上,宾客们非富即贵,有一个服务员不小心把红酒洒在了一个宾客的光头上。所有人惊呆了,有人差异,有人幸灾乐祸,但是这位宾客淡定地擦了擦自己的头,笑着说:“老弟,你认为这种方法可以治疗脱发吗?我可是一直在寻找秘方呢!”在场的人先是一愣,接着哈哈大笑,尴尬的气氛一扫而光,宴会又恢复欢乐之中。

一个紧张的局面是因为宾客把自己看得很淡,用一个轻松的玩笑化解,这位宾客不仅表现出自己大度的胸怀,还维护了自己的形象,不就是把自己看淡的好处吗?

把自己看淡,是睿智。

《读鸿门宴有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