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日记15篇
很快一天又过去了,一定有不少感想,让我们今天做个总结,写一篇日记吧。如何把日记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六年级数学日记,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生活中到处离不开数学!
今天,我在家里做了一个事情,就是量一元硬币。
工具是:一套尺子,一个一元硬币,一只彩笔。
先用彩笔画出一元硬币的直径,它的直径是2·5厘米,要想算出圆的周长,再用2·5乘3·14等于7·85厘米如果知道圆的半径,在求圆的周长,应是:圆的半径乘3·14乘2。
我还知道:连接圆心与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直径,一般用字母R来表示。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心的线段,叫做半径,一般用字母D来表示。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校
今天,我在家里没事干,就找到了一个以前四驱车的轮子。我就开始测量它的周长。找不着圆点是一个难事,于是我借用个课堂上的几个方法,由于这个轮子是安到这里的,所以很不好测量,最后我还是按照车轮的大小在纸上画出了一个圆。
测出了直径。3、14×2、5=7、85(厘米)。
这可真是一次有趣的测量啊!
周末,我的数学作业本上有一道这样的题:饲养场养鸡200只,鸭的只数比鸡的少1/5,要求鸭比鸡少了多少只?看完题,我觉得这道题真容易,便拿起笔开始做。我的思路是这样的:
先求鸭的只数:200×(1——1/5)=200×4/5=160(只)
再求鸭比鸡少的只数:200——160=40(只)
第二天,课堂上交流作业时,我发现一步到位就可以求出鸡鸭的差数,即200××=40(只)。因为这道题是已知标准量要求的是比较量,只要用标准量×分率,就可以求出分率对应的具体数量,即比较量。而分率1/5就表示鸭比鸡少的部分,鸭比鸡少的只数就是200的1/5。这样思考就可以一步计算解决问题,少走了一步弯路,又快又对呢!
学习中,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类似的问题,我们要多想想,尽量争取少走弯路,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
9月8日星期二晴
在日常生活中,做每件事情都离不开数学,可见数学与我们的关系是多么的密切呀。
暑假里我跟爸妈到表姐家玩,路上口渴了,爸爸只好到附近杂货店买矿泉水喝。杂货店有个规定:买3瓶矿泉水可以换一瓶矿泉水,一瓶矿泉水卖价1元钱,爸爸见了掏出10元钱给杂货店老板,说:“老板买10瓶水”,水拿到了,我如饥似渴的喝了起来,一会儿就喝掉了二瓶。还没等我回过神,已经有好几个空瓶了。爸爸问我:“灵灵,我们用10元钱能换多少瓶矿泉水?”我想:10瓶水喝完,拿9个空瓶子换了3瓶矿泉水,3个空瓶又换了1瓶矿泉水……还剩下两个空瓶子。我高兴地对爸爸说:“爸爸,我算出来了,是14瓶矿泉水,还余下2个空瓶子。”爸爸笑了,说:“你再想一想。”我若有所思:“我们可以再向杂货店老板借一个空瓶子,喝完后再把空瓶还给老板,噢。我们可以喝15瓶矿泉水。”爸爸点头称赞。
数学就是要灵活运用,理论联系实际,只有掌握了数学知识,才能更好的让数学服务于我们。所以我们要学好数学,让数学成为我们学习生活中的好帮手。
有一天,我跟妈妈去逛商场。妈妈进了超市买东西,让我站在付钱的地方等她。
我没什么事,就看着营业员阿姨收钱。看着看着,此时我忽然发现营业员阿姨收的钱都就是1元、2元、5元、10元、20元、50元的,我感到很奇怪:人民币为什么就没有3元、4元、6元、7元、8元、9元或30元、40元、60元呢?我赶快跑去问妈妈,妈妈鼓励我说:“好好动脑筋想想算算,妈妈相信你能自我弄明白为什么的。”我定下心,仔细地想了起来。过了一会儿,我高兴地跳了起来:“我明白了,因为只要有1元、2元、5元就能够随意组成3元、4元、6元、7元、8元、9元,只要有10元、20元、50元同样能够组成30元、40元、60元……”
妈妈听了直点头,又向我提了一个问题:“如果只就是为了能随意组合的话,那只要1元不就够了吗?干吗还要2元、5元呢?”我说:“光用1元要组成大一点的数就不方便了呀。”这下妈妈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夸奖我会观察,爱动脑筋,我听了真比吃了我最喜欢吃的冰激凌还要舒服。
在此,我也想告诉其他的小朋友:其实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问题,此时只要你多留心观察,多动脑思考,你就会有很多意外的发现,不信你就试一试!
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们班举行了一次数学考试,我们心里非常紧张。
之前老师和我们说:“试卷会比较难,有不会的题目就空在那儿,等把简单的题做完,再回过来看难题。”说完老师就走了,我们立刻准备。可是,我的心怦怦直跳,紧张得汗都出来了,头就像爆炸了似的,深怕考试卷难,我慢慢走向教室,看到同学都在复习,我也赶忙复习。就在这时老师来了,他在黑板前站定冷冷地说:“只有一小时。”“啊……”同学一阵嘘声,都把书放回了书包,老师把试卷发下来,我看了看,顿时面色苍白,好像一道题都不会做。没有办法,我只好拿起笔写,答起题来。慢慢的,我的心情逐渐平静下来。刚松了一口气,写到一半,又遇到了难题,我想来想去也不会,只想到老师说:“不会的空在那,把简单的做完回头再做难题。”我一共有10题不会的,没有办法,因为时间到了,我只好照大概写了起来,考完试,我的心还是怦怦地跳着……,终于考过了!
我喜欢考试,虽然考试时我还是会很紧张,但能看出我们学习的效果。
6月9日 星期一 晴转阴
下午放学时,班主任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道家庭作业,要求大家想办法测算一次性筷子的体积,并用数学日记的形式将测算过程记录下来。这道家庭作业,表面上是一次数学实践活动,实际可能寓意更深,因为一次性筷子的使用与环保有关。
一回到家,我就静静地坐在书桌前思考这个问题。一次性筷子的形状是一个不规则的立体图形,怎样才能测算出它的体积呢?我思来想去,一会儿抓耳挠腮,一会儿摇摇头……,终于,有了一点眉目。我可以将一次性筷子放入装满水的容器中,这样容器中的水就会溢出来,溢出水的多少不就是筷子的体积吗?可是筷子比水轻,会浮在水面上,又该怎么办呢?可不可以用石头或胶布之类的东西将筷子固定住呢?我想应该是可以的,但这些办法测定起来又都太麻烦了,要是有更简便的方法该多好啊!经过冥思苦想,我终于自豪的笑了。
这日我在电视上看到一个年轻人,买个五元的肉丸子串,那位卖肉丸子的叔叔的价钱定位0。5元一串,卖肉丸子一时急把题目算错了,价钱弄钱了,认为定位1元一串,只给年轻人5个,年轻人一算好声好气对那位卖肉丸子的人说:“你算错了就应10个肉丸子。”那个人不听回改,年轻人一劝在劝,后才答应,给他11串,年轻人说:“多一个我也不一样,你拿会去,人要做个诚实、守信的人,多了一个我也不能要的,原先是数学帮了个忙。
我也有一回,这日的事情最后发生了,我爷爷带我到理发店去洗头,洗头价钱是5元一次,洗完后,那位理发店的老板因顾客太多,忙但是来,我爷爷给他10元,他却找我爷爷7元钱,我爷爷没看钱就走,走了一半,爷爷摸了摸口袋的钱多了2元,爷爷把我送回家后,就回去把那2元钱还了那位糊涂的老板,老板惭愧的摸了摸脑袋说:“都怪我粗心大意,人多我忙但是来。”“这两件事中给突出要做个诚实、守信的人,老实的人给有上帝的保佑。
生活中到处离不开数学!
今日,我在家里做了一个事情,就是量一元硬币。
工具是:一套尺子,一个一元硬币,一只彩笔。
先用彩笔画出一元硬币的直径,它的直径是2.5厘米,要想算出圆的周长,再用2.5乘3.14等于7.85厘米如果明白圆的半径,在求圆的周长,应是:圆的半径乘3.14乘2。
我还明白: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直径,一般用字母R来表示。经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心的线段,叫做半径,一般用字母D来表示。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校
今日,我在家里没事干,就找到了一个以前四驱车的轮子。我就开始测量它的周长。找不着圆点是一个难事,于是我借用个课堂上的几个方法,由于这个轮子是安到那里的.,所以很不好测量,最终我还是按照车轮的大小在纸上画出了一个圆。
测出了直径。3、14×2、5=7、85(厘米).
这可真是一次趣味的测量啊!
在日常生活中,做每件事情都离不开数学,可见数学与我们的关系是多么的密切呀。
暑假里我跟爸妈到表姐家玩,路上口渴了,爸爸只好到附近杂货店买矿泉水喝。杂货店有个规定:买3瓶矿泉水能够换一瓶矿泉水,一瓶矿泉水卖价1元钱,爸爸见了掏出10元钱给杂货店老板,说:“老板买10瓶水”,水拿到了,我如饥似渴的喝了起来,一会儿就喝掉了二瓶。还没等我回过神,已经有好几个空瓶了。爸爸问我:“灵灵,我们用10元钱能换多少瓶矿泉水?”我想:10瓶水喝完,拿9个空瓶子换了3瓶矿泉水,3个空瓶又换了1瓶矿泉水……还剩下两个空瓶子。我开心地对爸爸说:“爸爸,我算出来了,是14瓶矿泉水,还余下2个空瓶子。”爸爸笑了,说:“你再想一想!”我若有所思:“我们能够再向杂货店老板借一个空瓶子,喝完后再把空瓶还给老板,噢!我们能够喝15瓶矿泉水。”爸爸点头称赞。
数学就是要灵活运用,理论联系实际,唯有掌握了数学知识,才能更好的让数学服务于我们。所以我们要学好数学,让数学成为我们学习生活中的好帮手。
今天,妈妈带我去灵宝新开的超市——美道家购置年货。
我们去时正好赶上了两种纸的竞争促销。A种纸:买三送一, 4包共15.6元。B种纸:买一赠一,2包共8.3元。
妈妈决定买B种时,我拦住了她、问她为什么,妈妈说:“第二种8.3元呐!”
“8.3元不见得便宜哦,让我帮你算算。”
我在心里默想:A种买三赠一,15.6元,也就是花三包的钱,可以买到4包。所以用15。6*3/4=1.17元。
B种买一赠一 ,共8.3元,也就是花一包的钱可以买到两包,用8。3/2=4.15元。
1.17元<4.15元,所以买A种便宜。我赶快告诉了妈妈,妈妈夸我聪明,我高兴极了!
原来生活中的数学这么多呀!
7月25日 星期六 有雨
这天我在电视上看到一个年轻人,买个五元的肉丸子串,那位卖肉丸子的叔叔的价钱定位0。5元一串,卖肉丸子一时急把题目算错了,价钱弄钱了,认为定位1元一串,只给年轻人5个,年轻人一算好声好气对那位卖肉丸子的人说:“你算错了就应10个肉丸子。”那个人不听回改,年轻人一劝在劝,后才答应,给他11串,年轻人说:“多一个我也不一样,你拿会去,人要做个诚实、守信的人,多了一个我也不能要的,原先是数学帮了个忙。
我也是有一回,这天的事情最后发生了,我外公带我到理发店去洗头,洗头价钱是5元一次,洗完后,那位理发店的老板因顾客太多,忙但是来,我外公就给了他10元,他却找我外公7元钱,我外公没看钱就走,走了一半,外公摸了摸口袋的钱多了2元,外公把我送回家后,就回去把那2元钱还了那位糊涂的老板,老板惭愧的摸了摸脑袋说:“都怪我粗心大意,人多我忙但是来。”“这两件事中给突出要做个诚实、守信的人,老实的人给有上帝的保佑。
今天中午,我正在做数学寒假作业。写着写着,不幸遇到了一道很难的题,我想了半天也没想出个所以然后。这道题是这样的:有一个长方体,正面和上面的两个面积的积为209平方厘米,并且长、宽、高都是质数。求它的体积。
我见了,心想:这道题还真是难啊!已知的只有两个面的面积,要求体积还必须知道长、宽、高,而它一点也没有提示。这可怎么入手啊!
正当我急得抓耳挠腮之际,妈妈来了。妈妈先教我用方程的思路去解,可是我对方程这种方法还不是很熟悉。于是,妈妈又教我另一种方法:先列出数,再逐一排除。我们先按题目要求列出了许多数字,如:3、5、7、11等一类的质数,接着我们开始排除,然后我们发现只剩下11和19这两个数字。这时,我想:这两个数中有一个是题中长方体正面,上面公用的棱长;一个则是长方体正面,上面除以另外一条棱长(且长度都为质数)之和。于是,我开始分辩这两个数各是哪个数。
最后我得到了结果,为374立方厘米。我的算式是:209=11×1919=2+1711×2×17=374(立方厘米)
解出这道题后,我心里比谁都高兴。我还明白了一个道理:数学充满了奥秘,等待着我们去探求。
以前,我总以为“倒数”,就是把这个数倒过来,例如:“6”的倒数是“9”。后来,通过学习了倒数,我才知道原来倒数就是“两个数的乘积为1,那么这两个数就互为倒数”。
如果要求出3的倒数,就可以用这个方法,1÷3=1/3,所以3的倒数是1/3。
那么,我就有疑问了,“0。4”的倒数又是什么呢?是“4”吗?后来,我尝试求4的倒数,根据以上方法,4的倒数应该是1/4,即是0。25。哦,我恍然大悟,那就应该把0。4化成分数2/5,所以就有了1÷2/5=5/2,0。4的倒数是5/2。
这样,我又觉得奇怪了,“1”的倒数又是多少呢?那“0”的倒数呢?我借助倒数的概念,试图去求1÷1=1,所以1的倒数就是它的本身。可是0不可以作除数,那么0的倒数是。哦,0是没有倒数的。
原来学习“倒数”,靠的不是死记硬背,只要用心去“玩”,就可以转到数学的小宇宙,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下午爸爸从顺德回来了,吃过晚饭,爸爸说:“飞飞,我来考考你数学,好不好?”我拍着胸脯说:“没问题!”爸爸说:“这个月我涨工资了,我比你妈妈的工资高,我俩的月工资加起来是3500元,月工资差是300元,你说我一个月拿多少工资?”听了爸爸的话,我动手在纸上画出了线段图帮助我理解,
我很快算出了答案,并且告诉爸爸。首先把妈妈的工资看作和爸爸同样多,那么爸爸、妈妈的月工资一共是元),再把月工资和平均分成2份,求出的1份就是爸爸的月工资。就是元)。
爸爸听了,满意地直点头。这时,正在做饭的妈妈对我说:“你还有其它方法吗?”我静下心来再次观察、思考,我发现此题关键是找出以谁作标准的问题,标准不同,方法也就不同。于是,我有了第二种方法:“就是以妈妈的工资作标准,假设爸爸和妈妈的工资同样多,那么俩人的月工资和就是元,再把月工资和平均分成2份,求出的1份就是妈妈的月工资最后加上爸爸比妈妈多的300元,就是爸爸的月工资啦,也就是元,对不对?”爸爸听了,满意的点点头,“看来奥数班没白上嘛!哈哈!”爸爸还表扬了我,都是数学帮了我忙呀!
星期六上午,我和妈妈、姐姐去亮山公园玩,一棵大树映入我的眼帘。
妈妈问:“欢欢,你能量出这棵树的高度吗?”
我说:“行,用一根跟它一样高的竹竿,再量那根竹竿的长度。”
妈妈反驳道:“哪来那么长的竹竿?”
“我……我……”我挠了挠头。忽然瞥见地上树的影子,一个念头从我的脑子里闪过:对了,老师不是刚教过比例知识吗?
我兴奋地说:“姐姐!借你一用!”
姐姐满脸疑惑:“怎么求?”
“在同一地点,同一时间,影子的长度和物体的长度成正比例。先量出你的身高,再量出你影子的长度,算出你的身高和你影子的比,再量出这棵大树的影子长度,就能算出这棵大树的高度了。”我得意地说。
因为我平时喜欢制作小制作,所以身上总是带着一卷皮尺。我先量出姐姐的身高是1.56米,再量出她影子的长度是0.52米,他们的比是:1.56:0.52=3:1,量出这棵大树的影子长度是1.1米,再算出高度:1.1×3=3.3(米),这便是大树的高度了。妈妈和姐姐看着我,直竖大拇指。我乐呵呵地想:数学真有用!
文档为doc格式